莆田灵川由来?

136 2024-04-04 17:42

一、莆田灵川由来?

灵川地名由来已久。据载:宋代已有灵川里之名,几百年来沿称至今。宋、元时为永嘉乡灵川里,明代为灵川铺。明末至清时为五区灵川里。乾隆《莆田县志》载,灵川析为东西两部,西部为灵川里,东部为醴泉里(包括东庄的石码以及湄洲湾以北沿岸村庄)。民国七年(1918年)划入华亭区,后析为岩头区(今灵川所在地)。  却说灵川的山,横贯东西,山脉系壶公山分支而来,有大小山峰20座,最高海拔639.5米,低的几十米。全镇依山临海,蜿蜒逶迤,全长17公里,远望如一条巨龙俯伏于湄洲湾畔,山脉位于北侧,向南倾斜,面临东海。  造物主的奇特,构筑秀丽的山川,也为先人的命名提供了依据。有龙则灵,又有水之川。民间传说:“灵川”就是聪明的祖先读了《陋室铭》后,顿生灵感,而给自己这个美丽的家园起了这么个动听的名字。当然,亦寄托于地灵人杰,物华天宝之美好愿望。果真,在明朝景泰二年(1451年),邑人柯潜在殿试中独占鳖头,得中状元。  灵川镇村庄的名字多有缘由。   传说“文革”前有一城里的教师来灵川学区报到,学区欲派他到海头小学任教。他想灵川已经够沿海了,还要到海的尽头,那里必定风猛浪大,不去,不去;派令改写为青山小学,他想青山定然高山峻岭,也不去。工作人员只好打开全学区的学校名册让他选,他挑了坪洋,觉得此校一定在平川坦途。但事后方知,海头无海,青山无山,两村均在公路两侧,唯独坪洋不平,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沟沟里。  灵川镇像坪洋村那样,为了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而给村庄命名的还有蔡厝、东进等村。另一类是依据地理位置命名的,如榜头——灵川之东头;下尾——靠海的最南端;径里——幽静的山区里;山门——村口两垄山似一环形大门。再一类是按照族居姓氏命名的,如何寨——何氏居所在;柯朱——全村四千多人口,多为柯、朱两姓;蔡厝、西厝——姓蔡的居住地。还有一类是据史料或历史典故命名的。如硋灶,传说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南宋时烧制商品瓷外销日本、东南亚各国,至今上下硋灶洋面还遗留古代陶瓷窑址。又如海头村,历史上此处是海滩,后随陆地变迁,当时的海如今成陆地,但仍沿用历史遗留下来的名字。以此命名的村庄还有东沙、太湖、云庄、东洋、利角、大埔等村。  灵川镇的村名就是这佯,根据各自特点,各得其所,自成其趣。  1999年灵川析出东海镇,原属湄洲湾北岸管委会。2002年8月归城厢区管辖。

二、龙天寺海拔多高?

海拔270米,宛如一头巨鳌,位于庐江县境内。龙天寺在龙王顶上,白、黄、红、黑色的庙宇建筑错落有致,被当地人昵称为“小布达拉宫”。

岱鳌山覆盖了合肥市庐江县、铜陵市枞阳县、安庆市桐城市。

皖中小桂林

岱鳌山

岱鳌山,位于乐桥镇岱鳌村境内,为庐江、枞阳、桐城三县(市)之界山,距庐城南20千米。

《庐江县地名录》载:“岱鳌山,此山形似鳌鱼状,岩石黛黑,省‘黛’为‘岱’,故名。

此山系大别山余脉,东南走向,绵亘数十里,在绿荫覆盖、峰平坡缓的丘陵地带突兀而起。它有九座山峰对着大凹口,逶迤蜿蜒,山势削断,岩峭如壁。其最高峰为龙王顶,海拔270米,宛如一头巨鳌。故称岱鳌山。

关于岱鳌山之名,民间传说诸多,但其广为流传的主流说是“三鞭子打不动岱鳌山”的神话故事:远古时期,此地是东海之稍。因人皇轩辕氏得神鞭兴起,赶山填海,以扩大疆域领地。东海龙王得知,十分着急。便求救于鸿钧老祖(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傅)。经密商,东海龙王和鸿钧老祖联手,将栖歇在海滩上的一头神鳌点化成一条山脉,即今日的岱鳌山。岱鳌山因神鳌化成,怎能是你人皇轻易赶动?果不其然,任凭人皇如何驱赶,岱鳌山丝毫不动。轩辕氏大怒,使出浑身力气,猛抽三鞭子,岱鳌山仍巍然屹立,只是山体被打开了三个缺口,即今山东部的大凹口(又名大化口)、小凹口和山西部的杨眉山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厦门岛内赶海地方推荐?
上一篇:泉港家乡的历史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