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书评?

82 2025-03-11 08:39

一、牛虻,书评?

蒙泰尼里曾经对乔装打扮的牛虻说过,上帝的手是沉重的。那时候,一味被意大利独立革命占据心神的牛虻,哪里就懂得神父把手放在他头上赐福时,这句话不仅是对他虚构的忏悔说的,更是対自己说的,以便于得到虚假的宽慰。

而这句无头无尾的话,就这样陪我熬过了许多痛苦的岁月。人的一生逃不过生老病死,天灾与人祸,你永远不知道谁先来。每当这时,我都会在心里默念着,上帝的手是沉重的,不论是赐福而索取的代价,还是安排给你的命运,它都是沉重的。

既然已经注定了沉重,那便负重而行吧。

【书籍背景】

【牛虻】是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作品,当时作者见证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并且接触了很多流亡伦敦的革命人士,继而受到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所感染,最终完成了这部作品。作者汲取当时的革命背景,创造了牛氓这一个人物形象,其性格特征集聚了优秀革命者应有的一切品质,勇敢、智慧、博识、高尚、正直、坚韧、誓死不屈等所有完美的词汇都可以使用在他身上。从故事给予读者的感受来看,算是一个打怪升级的爽文,尤其是在后半部分,基本上是牛虻的个人高潮主场。

兼之作者是一位女性,其用词细腻敏感,非常对口女读者的阅读体验。另外还有两件趣事,一是【牛虻】在本国出版时平平无奇,而翻译之后传到当时的国内,立刻刮起一阵阅读的热潮,因为里面所描绘出来的主人公所背负的革命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国内革命青年困窘的心态。二是,在其后出版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手里经常捧着的一本书就是【牛虻】,两本小说中主人公坚韧不拔的精神算得上是一脉相承了。

【书籍内容】

全书的内容就是,一名优秀的革命者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作者很明显地玩了一手时间线的跨越,前一部分设定了一个天真烂漫,品德高尚的少年人,这个少年虽然双亲早亡,但实际上只在心灵上造成一些无伤大雅的悲伤,因为他的家庭十分优渥,经济上没有压力,而身边甚至有极好的长辈关照着长大,也有一位同样青春活力的青梅陪伴。看上去他本该是无忧无虑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但是主人公这样的背景设定怎么能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年走向艰苦磨难的革命生活呢?因此,作者便从少年人的身世出发,他是一个私生子,而他的亲生父亲便是自小维护他的那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就这一个身份的转换,本书的第一个剧情的矛盾就被写出来了。

既然是跟革命有关,那第二个矛盾便是来源于意大利的独立革命了,与之相对的便是宗教信仰。简而言之就是,那位教育主人公亚瑟的长辈原本跟亚瑟本人同一个宗教阵营,但是因为长辈居然就是造成亚瑟是私生子的根本原因,于是两人的阵营对立了,亚瑟就被推到革命阵营中去,就这样信仰和革命就发生了矛盾和对立。

在其他读者的观点当中,作者这样的设计意图并不客观,因为革命不分身份贵贱,哪怕是教徒都应该有革命的权利,而这本书却莫名地把两者对立起来,这是非常荒缪的。而我的观点却是有所不同,绘画和音乐当然都可以归于艺术,但是有时候立场不同,那么它们之间就是不可相容的,一个以声音为美,一个以颜料为艳,怎么可能在这个方面站在同一个阵营。因此我想说,小说安排出这样顺理成章的矛盾点,也正是这部作品的魅力之处。

其后的革命剧情,我就不费口舌了。

【阅读感想】

这是一本我百读不厌的书,可能是源自于我儿时那段岁月中少有的一两道光芒这样的先入为主作祟,然而主人公在里面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确实可贵,在当下我国内没有战争没有革命的和平社会当中,仍然也能够从中学到牛虻那种面对所有的黑暗而表现出来的坚强不息。红衣主教蒙泰尼里说,上帝的手是沉重的。那如果让牛虻来正面回答一句,势必是――那又何妨负重而行。

另,作者明显地以十三年前后这样的时间线分成少年和男人两个部分,那么就有人好奇这十三年发生了什么?作者相当的从善如流,在后面续写了十三年里发生的故事。那是另外一本书了,【中断的友谊】,我当然也看过,不过这里就不多加介绍了。

最后转述一句话:

【不管是不是敌人,你都爱他,爱他甚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看着我的脸,如果你敢的话,你就说这不是真的。】

二、探照灯书评

探照灯书评

引言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数字阅读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阅读方式。尽管这种变革看似冲击传统纸质书籍的存在,但我们不能忽视数字阅读带来的便利和多样性。作为书评人,我今天愿意和大家分享一款备受称赞的数字阅读应用——探照灯。

探照灯简介

探照灯是一款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优质阅读体验的数字阅读应用。其强大的功能和用户友好的界面让它迅速赢得了许多忠实用户的喜爱。作为一名书评人,我也非常期待通过探照灯来发现更多精彩的书籍,并与其他读者互相交流和分享心得。

阅读体验

探照灯注重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它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功能和特点。

个性化推荐

探照灯根据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偏好,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图书。通过智能算法分析用户的阅读历史和偏好,探照灯能够向用户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图书,使读者能够更便捷地发现新书,并探索不同的领域。

多种阅读模式

探照灯支持多种阅读模式,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用户可以选择日间模式或夜间模式,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整阅读界面的背景颜色和亮度。此外,探照灯还支持单页阅读和双页阅读,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设置。

便捷的书签和笔记功能

在探照灯中,用户可以轻松地添加书签和做笔记。这个功能非常实用,让读者能够轻松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方便以后回顾和分享。此外,探照灯还支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书签和笔记,让读者能够与朋友一起探讨和交流。

用户反馈

探照灯的用户反馈一直都非常积极。许多用户对它提供的个性化推荐功能表示赞赏,他们表示通过探照灯发现了许多优秀的图书,这些书籍让他们受益匪浅。同时,探照灯的用户界面也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清晰简洁的设计使用户能够专注于阅读。

结论

无论是对于热爱阅读的人们,还是对于书评人来说,探照灯都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荐的数字阅读应用。它为读者提供了个性化推荐、多种阅读模式和便捷的书签和笔记功能,让阅读变得更加有趣和方便。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探照灯,我鼓励你下载并体验一下,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款优秀的阅读应用。

--- 探照灯书评 引言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数字阅读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阅读方式。尽管这种变革看似冲击传统纸质书籍的存在,但我们不能忽视数字阅读带来的便利和多样性。作为书评人,我今天愿意和大家分享一款备受称赞的数字阅读应用——探照灯。 探照灯简介 探照灯是一款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优质阅读体验的数字阅读应用。其强大的功能和用户友好的界面让它迅速赢得了许多忠实用户的喜爱。作为一名书评人,我也非常期待通过探照灯来发现更多精彩的书籍,并与其他读者互相交流和分享心得。 阅读体验 探照灯注重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它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功能和特点。 个性化推荐 探照灯根据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偏好,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图书。通过智能算法分析用户的阅读历史和偏好,探照灯能够向用户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图书,使读者能够更便捷地发现新书,并探索不同的领域。 多种阅读模式 探照灯支持多种阅读模式,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用户可以选择日间模式或夜间模式,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整阅读界面的背景颜色和亮度。此外,探照灯还支持单页阅读和双页阅读,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设置。 便捷的书签和笔记功能 在探照灯中,用户可以轻松地添加书签和做笔记。这个功能非常实用,让读者能够轻松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方便以后回顾和分享。此外,探照灯还支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书签和笔记,让读者能够与朋友一起探讨和交流。 用户反馈 探照灯的用户反馈一直都非常积极。许多用户对它提供的个性化推荐功能表示赞赏,他们表示通过探照灯发现了许多优秀的图书,这些书籍让他们受益匪浅。同时,探照灯的用户界面也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清晰简洁的设计使用户能够专注于阅读。 结论 无论是对于热爱阅读的人们,还是对于书评人来说,探照灯都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荐的数字阅读应用。它为读者提供了个性化推荐、多种阅读模式和便捷的书签和笔记功能,让阅读变得更加有趣和方便。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探照灯,我鼓励你下载并体验一下,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款优秀的阅读应用。

三、迷迭香书评

迷迭香书评

迷迭香书评

综述

《迷迭香》 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这本书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是作者的巅峰之作。它以其非凡的叙事能力和精妙的结构,征服了众多读者的心。

剧情

故事发生在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小镇上。主人公是一位寡妇,她遭受了家庭的巨大打击,但通过勇气和坚韧的精神,她战胜了一切困难。小说中还描绘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情节。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令人难以忘怀。

主题

这本书探讨了许多重要的主题,包括爱、失去、坚持和希望。主人公的坚忍和勇气激励着读者,让我们相信无论遇到多么艰难的时刻,都应该坚持下去。

人物描写

小说中的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作者对人物的描写细致入微,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性格和故事。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并对他们的命运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情节设计

小说的情节设计非常精妙,充满了悬念和意外。作者善于通过转折和反转给读者带来惊喜,让人感觉离不开这个故事。小说的高潮部分充满紧张刺激的场景,让读者欲罢不能。

语言运用

作者的语言运用精炼而深刻,文字流畅,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他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美妙之处。

结论

《迷迭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小说,它将带领你进入一个令人陶醉的世界。通过作者生动的叙事,你将体验到各种情感的冲击与震撼。无论你是年轻人还是成熟读者,这本书都能给你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感动。

四、什么是书评,怎样写书评?

一篇好的书评应包括以下方面:

1.一个生动的开场白:用一两个简短的段落揭示作者的姓名、书名,以及有关作者的简要信息,如过去的作品、曾获得的荣誉。

2.如果是小说,对情节做简要勾勒,如果作品不是小说,写明写作目的和主题。

3.书评作者对此书优缺点的评论。

4.用一个总结性的语句式段落使读者对此书有一个总体印象。开篇写好开篇段落对书评来说非常有挑战性,其目的是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读这篇文章的热切愿望。开篇之前,先做一下笔记,问自己一些问题:贯穿此书的主题是什么?与同类书相比,这本书的特色是什么?这本书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回答上述问题,你可能就知道该如何入手了。

五、书评开头?

书评的开头要通过“破题”“引题”引发读者的兴趣,破题从本质上决定书评的可读性。可选的方法有:历史事件、讲故事、举例、科学实验、统计数据、调查报告、亲身经历、名人名言、有趣的观察、身边的事等等跟书主题相关的都可以,通过这些内容引出书的主题。

通过引题,写出书的核心内容,写出书的主要知识概况。这时候可以是一句话,但对于立意明确几部分的书,可以分成几部分,但是也必须从宏观上把书的核心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点题明确。

作者概括,介绍作者的生平、特点、有趣的地方。

完成了全书概况和作者介绍,就开始进入正文主线的介绍,务必把主线写清楚。

六、西夏名人?

(一)景宗李元昊(北宋)

西夏景宗李元昊(1003-1048),党项族,曾改姓嵬名,又名曩霄,字嵬理,生于灵州 (今宁夏银川市灵武市), 西夏王朝开国皇帝。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正式称帝,建立西夏。建国称帝后,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经过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西夏歼灭宋军西北数万精锐。奠定了宋、辽、西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二)崇宗李乾顺(宋朝)

李乾顺(1083—1139),西夏兴庆(今宁夏银川市)人。即西夏崇宗,西夏第四位皇帝(1086—1139在位),也是西夏杰出的君主、政治家。天安礼定元年(1086年)李秉常去世后李乾顺即位,年仅三岁,母党专政。他亲政后整顿吏治,确定君主集权的体制,结束了累朝出现的外戚贵族专政的局面。西夏政治制度日臻完备。

(三)仁宗李仁孝(南宋)

6

李仁孝(1124—1193),西夏兴庆(今宁夏银川市)人。即西夏仁宗,西夏第五位皇帝。他统治期间为西夏的盛世,也是金国、南宋的盛世,三国之间战争甚少,因此仁孝能专心料理国家内政。各汗国羡慕西夏之强盛,纷纷朝贡。文化臻于鼎盛,为党项文化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四)浑瑊(唐朝)

浑瑊(jiān)(736—800 ),唐朝名将。本名进,皋兰州(今宁夏青铜峡南) 人,铁勒族浑部。是郭子仪部将,曾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官至检校司徒、中书令,封咸宁王。唐朝名将,唐朝宰相,名列十七史百将传。

(五)皇甫嵩 (东汉)

皇甫嵩(?—195),字义真。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彭阳)人。东汉末期名将,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度辽将军皇甫规之侄,出身于将门世家。主要成就:平定黄巾之乱,击破王国叛军。去世,获赠骠骑将军。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六)傅燮(东汉)

傅燮(?-187),字南容,北地灵州(今宁夏吴忠市)人,东汉大臣。傅燮身长八尺,面有威容。黄巾起义爆发,以护军司马跟随名将皇甫嵩出征,在兖州东郡苍亭大破黄巾军,位居首功,授予安定都尉。后任汉阳太守。

(七)莫折念生 (南北朝)

莫折念生(?~527年),关陇(仿宁夏境内)人。北魏末年关陇起义首领。在北方六镇起义的影响下,是年六月,西部秦州城各族人民由羌族人莫折太提领导聚众起义,杀死了秦州刺史。接着,起义军北攻高平镇(今宁夏固原),杀死魏军镇将和行台官。不久,莫折太提病死,由儿子莫折念生继任起义军首领,改称天子,立年号为"天建",设百官。

(八)万俟丑奴(南北朝)

万俟丑奴(?~530),北魏末年关陇起义军领袖。鲜卑族。高平镇(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人。早年跟随胡琛起义,胡琛战死之后,继承军队指挥权,节制各部起义军队,声势日益浩大。建义元年(528年)七月,自称天子,设置百官,国号大赵,年号神兽,定都于高平。

(九)马宝(清朝)

马宝(1628-1681),或称三宝,陕西隆德(今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人。吴三桂起兵反清后,马宝被封为宝国公,官衔为铁骑总管将军。作为吴三桂麾下最能打的悍将,马宝在反清的过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所过之处,望风而降。后来康熙多次降旨招抚马宝,马宝不但拒绝,还杀了康熙的使者。

(十)任得敬 (宋朝)

任得敬(?-1170), 西夏(今宁夏境内)人。原为宋朝西安州(今宁夏海原县西北西安州)通判,属北宋降臣。后因献女给夏崇宗而被擢为静州防御使。又因平定萧合达叛乱和镇压讹起事,封西平公。天盛二年(1150年),任得敬为国相,弟任得聪为殿前太尉,任得恭为兴庆府尹,任氏兄弟遂擅西夏政权。

七、西夏制度?

西夏的国家体制和统治方式深受儒家政治文化影响。官制自1038年夏景宗立国后确立,大体上学自宋朝制度,官分文武两班。

中书司、枢密司与三司(盐铁部、度支部与户部)分别管理行政、军事与财政。御史台管监察、 开封 府管理首都地区的事务。其他还有翊卫司、官计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苑、磨勘司、文思院、番学与汉学等机构。

1039年,夏景宗仿照宋朝制度设立总理庶务的尚书令,改宋朝二十四司为十六司,分理功、仓、户、兵、法、士六曹,使西夏官制和机构已颇具规模。到夏毅宗时又增设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书、学士等官。一来职官和机构愈分愈细,二来官制改革由扩充政治军事的官职转向扩充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官职

八、西夏面积?

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

西夏国于1038年由李元昊建立,国号大夏。 西夏武力强盛,地域辽阔,辖境约为今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它曾先后与宋朝、辽朝、金朝形成鼎足之势,屹立在中国的大地上。 西夏有近300万人口,50万军队。

九、西夏史书?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 。因其在西北,故称之为西夏。 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并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从881年李思恭任定难军节度使起,李氏政权共计346年。

唐末党项拓跋首领李思恭因平定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封五州之地。党项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政权与北宋。五州之地被北宋并吞后,李继迁出走创业,990年被辽朝封为夏国王。 陆续占领河西走廊诸州。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 西夏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夏毅宗到崇宗时期,大权掌握在梁氏母党手中。西夏因为皇党与母党的对峙而内乱。金朝崛起后,西夏改臣服金朝。夏仁宗期间发生天灾与任得敬分国事件,但经过改革后,到天盛年间出现盛世。 漠北的大蒙古国崛起,西夏最后于西夏保义二年(1227)亡于蒙古。

西夏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北部地区,占地两万余里。对外关系上,表面对辽宋金称臣,实则对内独立称帝。前期与辽和北宋经常发生战事,保持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期与金并立,末期受蒙古的威胁。

从宋初李继迁到李元昊建国,党项社会完成了由氏族公社所有制向封建所有制的转化时期。 元昊建国标志着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领主制,乾顺以后,进入封建地主制,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从清末开始,对于西夏的考古研究不断发展,形成了十分热门的西夏学。

十、西夏作品?

西夏绘画 ,中国西夏是以党项羌人为主体的地方割据政权,从11世纪到13世纪,,遗留下许多壁画、彩绘木板画、木刻画、纸和布帛画等绘画作品。

西夏壁画主要保存在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的80多个西夏妆銮洞窟中,在武威下西沟岘2号窟、永昌千佛阁遗址以及银川西夏帝陵 8号陵墓室和居延黑城子遗址等地也发现了少量的壁画。西夏石窟寺壁画以佛教内容为主,除了描绘各种净土变、说法图、千佛和供养菩萨外,还出现了十六罗汉、儒童本生、炽盛光佛、水月观音、曼荼罗五方佛等新的壁画题材。在榆林窟西夏壁画中还有3幅《唐僧取经图》,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有关唐僧西天取经的绘画。西夏早、中期的佛教壁画继承晚唐、五代和北宋的画风,晚期佛教壁画则具有自己的特点,多以大面积的石绿作底色,呈现着清丽的色调,使土红色线条勾出的轮廓更加明显。

榆林窟第3窟西夏壁画中,有以山水为主的画面,真实地描绘了西北地区山岭树疏高旷的风貌,反映出西夏山水画的一些特点。

西夏石窟寺壁画中,还有大量的供养人像,刻画了国王、官吏、命妇、武士、平民、侍从和不同的少数民族的各类形象。壁画中以党项人为主体的供养人像,为上窄下宽的长圆脸型,直鼻,体型较高,较鲜明地描绘了党项人的特征。

[榆林窟3窟西夏壁画]

武威西郊林场西夏墓出土的彩绘木板画,共发现30幅,均为小幅画面。最大一幅为墓主人肖像,长28厘米,宽10.5厘米。木板画主要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有墓主人、男女侍从、武士、牵马童等,还有龙、金鸡、狗、猪、日、星等图象。画法较精细,设色淡雅,基本上用平涂法,人脸等重要部位则施用晕染法。然后用墨线勾勒,外廓线较粗,衣纹线条用折芦描,起笔重,转折陡直,给人以劲挺的感觉。2号墓出土的木板画中的墓主人像,生动地描绘了称作“蒿里老人”的墓主人的老态特征。《童子驭马图》以奔动的气势再现了童子执鞭驭马飞奔的情景,是西夏绘画中的杰作。出土木板画的2座墓有天庆元年(1194)至八年的年号题记,应为西夏晚期作品。

在西夏有的佛经中,印有精美的木刻画。莫高窟附近的元代塔墓中出土了3部西夏文佛经,上有刻印的佛教故事画。其中有一部完整的佛经,经文在下,与经文相应的画面在上,共有60多幅情节前后连贯的佛教故事画,是中国早期连环画中的珍品。西夏木刻画中有的作品构图复杂繁丽,应是壁画的缩本。如西夏文《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中的《西夏译经图》等木刻画,人物众多,场面浩大,刻法流畅,显示出精湛的木刻技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西夏名人?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