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咏屈原古诗?

279 2025-07-28 09:12

一、端午咏屈原古诗?

端午的诗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的词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宋)苏轼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二、端午忆屈原古诗?

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他的尸体。

他投江时,正是农历5月5日,其后人们每年都在这一天煮粽子来纪念他,这就有了端午的来历。关于这一传说,可以用唐代文秀的《端午》诗为证,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三、端午屈原的故事?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四、端午怀屈原背景?

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将其定为端午节。

五、端午咏屈原全文?

  《端午》

  唐代: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三首》

  宋代: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六、端午节有什么古诗屈原

端午节有什么古诗?屈原的经典诗作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常常会吟诵屈原的经典诗作,以表达对他的敬仰和纪念之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端午节和屈原相关的古诗作品。

《离骚》

《离骚》是屈原最著名的诗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奇迹之作。这首诗以豪放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许多后来的文人。以下是《离骚》中的几句经典诗句:

  • 翻天覆地唯我独尊
  • 无疆无界无穷无尽
  • 怒发冲冠凭栏处
  • 潜移默化鼓舞人心

这些诗句中蕴含着屈原激情澎湃的思想,描绘了他对社会现实的痛苦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天问》

《天问》是屈原的另一部重要诗作,它同样具有激情四溢、意境深远的特点。以下是其中的几句名句:

  • 天衍圣文惠悲壹心
  • 云映长江水正浩荡
  • 问天无英雄万古存
  • 穿林度水转山为剑

这些诗句表达了屈原对天地之间的壮阔场景和人类永恒价值的思考,让人感叹屈原的诗才和智慧。

《怀念屈原》

继承并传承屈原的精神也是端午节的重要含义之一。许多后人以吟诵屈原的诗歌来感念他的奉献和牺牲,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以下是一首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之情的诗歌:

风吹江水几多愁, 思念屈原在心头。 端午佳节家团圆, 举起艾草祭清愁。 黄鹤楼上望神州, 古诗傲世名诸侯。 屈原魂归故乡路, 民族精神代代留。

屈原的形象和事迹通过这首诗歌被继续传颂,歌颂他的爱国情怀和个人魅力。

总结

屈原的经典诗作是端午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吟诵和传承屈原的诗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他的思想和个人魅力,还能感受到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意。端午节不仅仅是品尝美食和赛龙舟的日子,更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奋发向前的精神。通过了解屈原的经典诗作,我们能更深刻地感受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Note: This generated content is in format.)

七、端午佳节屈原书签内容?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又是一年端午时。端午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不仅是民族社会文化生活变迁的记录,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沉淀。

八、端午感谢屈原作文?

屈原,你听好,我要感激的人——是你。

不辱使命,终身奉行,为了这些人格的尊严,你不惜纵然一跃,投身汨罗江,上天把富有诗性的河流给了你,也把楚国国民的众人之心留给了你。是什么让你不屈使节放弃生命,是什么?噢,我懂了,那是尊严,生命的尊严,对上官百姓的尊严。你将臣心喻为指南针,不知南边不罢休,这是你终身奉行的吧!可这又是什么?是忠诚的心。啊,是的,因为你的尊严与忠臣的心。感动了上苍,感动了楚国国民,也感动了我。虽被流放,依然执着,那被石头所压的身躯啊,是一种精神,一种永垂不朽的精神!

很小的时候,我便知道了屈原,那时的我,仅仅只是惋惜于他的投江逝去;现在的我,理解了,生命的本质——尊严,为了尊严逝去,这是壮举,在于日本人的抗战中也有人为尊严逝去,屈原,他不愧为民族英雄,每一分尊严都因为他的逝去而增加了重量。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时常思考,当时,是否有其他方法来保全性命与尊严,但我没有找到。是的,屈原是用生命诠释了这尊严。他——是第一个让我恍悟尊严是什么的人。

生活中,我可能为了个人的小尊严而不低头,为了自己的尊严,我也可能会与别人争辩。尊严,到底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尊严是在正义面前的不低头,在坎坷面前的坦然,在风雨当中的执着。

屈原,你那深层的精神,不知是我还不够成熟,还是没有思考透彻,我还没有完全懂得,或许当我正确理解时,我会再次感叹与你的那种精神。

你让我明白了尊严是什么,怎么维护尊严,我很感激你。不愧为中华英雄,你用生命诠释了完美的尊严,用执着完成了艰苦的使命,用信念铸造了美好的精神。

我很感激他——屈原。

九、屈原端午最经典古诗?

1、《端午》文秀(唐代)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屈原塔》苏轼(宋代)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十、屈原和端午的古诗?

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很直白的一首诗,写得大气磅礴,读来朗朗上口,描绘了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都是用来纪念这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同时还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对昏君奸臣的嘲讽和憎恨。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这首北宋诗人张耒的《和端午》,用雄浑而凄清的笔调,把屈原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描写得淋漓尽致,于深沉和悲痛之间悼念了伟大诗人屈原。

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端午感兴》:“当年忠血堕馋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宋苏轼的《屈原塔》:“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诗中都字字血泪,句句哀鸣,表达出了对屈原的无比怀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史上最全318自驾西藏旅游路线指南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