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造纸步骤?

106 2024-10-19 11:58

一、古法造纸步骤?

古代造纸的过程:

(1)斩竹漂塘

当时竹子是造纸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盛产竹子的华南地区,尤其福建,是竹纸的主要产地。造纸的工匠通常在芒种前后上山砍竹(当时的“杀青”就是指砍竹做原料而得名),然后将截断的竹子在就地开挖的水塘内浸上100天,取出用力捶洗,使青壳和树皮脱掉,目的是让竹料软化。

19世纪造纸的材料来源由破布转为木材,因为木材容易取得,成本也较低。但由于木材纤维是由木质素所组成,木质素会氧化,这就是纸张泛黄的原因,这个问题又因造纸过程中添加酸剂而更加严重。

(2)煮木皇足火

将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皇桶中蒸煮8个昼夜,经过碱液的蒸煮,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被除去。然后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水塘内漂洗,再放进锅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复进行十几天。经过反复蒸煮、漂洗的竹料纤维就逐渐分解。

现代制浆已改用烧碱替代石灰水。烧碱碱性较强,能使木材纤维迅速分解。另外还添加氯,以去除木浆里的杂质,目的是用来漂白,但排放的废水便含有机氯,而有机氯对生态环境伤害极大。目前现代大型的造纸企业已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清除毒素,并研究新的漂白法,如以二氧化氯取代以降低有机氯的生成。

(3)荡料入帘

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舂成泥面状,捣烂后的原料用适量的水调配,使纤维彻底分离并浸透水分,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再倾倒入纸槽里面。然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纸纤维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泾纸膜。

这道工序在造纸过程中是最费力的,抄纸的工匠站在纸槽旁重复着舀水、抬起竹帘。另外,捞纸时还得靠经验,抄得轻纸会太薄,抄得重纸又会太厚,完全凭工匠的手法。

(4)覆帘压纸

把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压榨板上,然后移开竹帘,这层泾纸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叠起一层层的纸页,再以重物挤压,排出泾纸页中的水分。重物挤压之下纸膜也慢慢成形,成为一张张四四方方的纸张,每日每个工匠只能做300到500张纸。

(5)透火焙干

用两道土砖砌成砖墙的夹巷来焙干纸张,焙纸时先在夹巷内生火,由于砖块夹巷之间有空隙能让热气透出,因此用轻细的铜镊将一张张湿纸摊在墙上,从空隙中散发的热气使纸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了。

二、贵州古法造纸讲解?

古法造纸可分五个步骤:

1、斩竹漂塘2、煮楻足火3、荡料入帘 4、覆帘压纸5、透火焙干

三、古法造纸背景?

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蔽布、鱼网以为纸”,献给皇帝,受到嘉奖,“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这是史籍关于发明造纸术的记载,也是历来认定纸在东汉时由蔡伦发明的惟一文献记载

四、古法造纸作品?

作品名称:《古法造纸》作者:杨亚军

五、石桥古法造纸文化旅游景区

石桥古法造纸文化旅游景区

石桥古法造纸文化旅游景区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旅游目的地,它位于风景如画的山区,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国传统的造纸工艺之一,古法造纸在当地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个景区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展示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

石桥古法造纸文化旅游景区以其独特的造纸工艺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的游客。这里的造纸工艺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制作方法,还结合了现代的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纸张,用于书写、绘画和印刷等用途。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亲眼目睹古法造纸的全过程,了解这项传统工艺的魅力。

除了古法造纸,石桥古法景区还有许多其他的旅游项目,如徒步旅行、观光、采摘等。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此外,这里还有许多美食,如当地特色的农家菜和特色小吃,让游客们可以品尝到纯正的山区美食。

总的来说,石桥古法造纸文化旅游景区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它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展示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的造纸工艺和山区文化,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旅游体验。

六、儿童手工古法造纸步骤?

首先我们要准备纸浆,然后再选择一些新鲜的竹子,把竹子杀青再去皮、搥捣、漂洗、上浆;然后抄纸。

2/4

下一步就需要把直降放到水槽里面,用竹帘再水里抄起来,最后一步就需要把抄出来的纸进行烘干和切割。1.我们要准备纸浆,然后再选择一些新鲜的竹子。

2.把竹子杀青再去皮、搥捣、漂洗、上浆;然后抄纸。

3.用竹帘再水里抄起来把抄出来的纸进行烘干和切割。

注意事项

抄的时候要均匀。

选择竹子要分辨清楚。

七、古法造纸需要的材料?

古代造纸所用的原材料的选用麻、皮,藤、竹等几个阶段。

1、麻类

中国最早的造纸原料,用麻类所得到的纸具有柔软、细腻和不透水的特点。

2、皮类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在造纸原料中加入皮类,使得造出来的纸张更加细腻。

3、藤类

藤纸纸张细密、耐用,公文、书籍、绘画等方面都用到了藤纸,常见的藤纸主要有青藤纸、白藤纸、黄藤纸等,但此纸取材不易。

4、竹类

竹纸具有滑,发墨,宣笔峰,舒之虽久,墨终不渝的优点,吸墨、吸水功能极好。

八、棠云古法造纸来历?

棠云古法纸最早是从江西引进,后来从福建,经过本地进化才生产出棠岙纸。棠岙纸全部在山区,竹资源很丰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棠岙四周山岚环围,翠竹满坡,溪谷狭长,清溪长流。绵绵不尽的竹山和流经村庄的溪水,为造纸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勤劳而富有智慧的棠岙村民很早就靠山吃山,利用竹箬、嫩竹等生产纸张。据明嘉靖《奉化县图志·土产》记载,棠岙在明正德九年(1514年),有人从江西引进竹纸生产技术,开始生产竹纸。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

造纸业成为棠岙人维系种族延续、村民生计的一项主业。一张纸首先是从砍伐,我们要把它切断、晒干,然后再浸泡、腌制,然后要经过自然发酵、蒸煮,然后再捣料、打浆,总共我们一张纸出来要经过70多道工序,72道工序。我们一张纸的周期是一年,等于说从一根竹子砍下来到一张纸的成品出来,需要一年的周期。

棠岙纸以嫩竹为主料,一般在小满到芒种之间砍伐,经砍伐、剖料、腌料、洗料、烧煮、自然发酵、捣料、打浆、抄纸、晒纸等7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九、学古法造纸怎么样?

古法造纸效率低而且污染环境严重被现代造纸机械代替

十、古法造纸六个步骤?

1. 斩竹漂塘:斩竹嫩竹, 放入池塘,裁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之青皮。

  2. 煮徨足火:将以上所得之竹子,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八日八夜。

  3. 舂臼:取出上述处理之竹子, 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烂,形同泥面。

  4. 荡料入帘:将被打烂之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其余之水则由竹帘之四边流下槽内   

5. 覆帘压纸:然后将帘反复过去,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张纸。如此,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使一张张的湿纸叠积上千张,然后上头加木板重压挤去大部分的水。

  6. 透火焙干:将湿纸逐张扬起,并加以焙干。焙纸的设备是以土砖砌成夹巷,巷中生火,土砖温度上升之后,湿纸逐张贴上焙干。干燥后,揭起即得成纸。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什么叫机械林场?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