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安宝塔来历?
一说认为大唐天宝年间,肤施县(延安旧称)是南北上下交通要塞,市井繁荣,不想来了两条恶龙伤食人畜,乡民叫苦连天。玉皇大帝命众神下凡修建 “镇邪塔”, 九级塔身,中间放置一尊金人像,从此肤施县灾患平息,两条恶龙被“金人”所缚,也逐渐变得温顺善良起来。
另一说则大致是讲有只红毛键牛下凡后滥伤无辜,食人性命,黎民百姓只能逃荒要饭。有兄妹两人修塔镇魔。塔盖成后将牛头压住,被塔压住的红毛键牛变成了卧牛山,如今站在宝塔山对面的清凉山上远望,卧牛山的牛头在延河和南河的交界处,脖子像张拉弯的弓,隆起的脊背高高的超出脖颈,尾巴从延河的转弯处一直延伸到黄蒿弯沟里
二、延安宝塔的来历?
就叫宝塔宝塔山又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 延安古名肤施,是西北的边塞重镇。宋代韩落、范仲淹曾在此镇守。宝塔山为历代守将必去之处。宝塔建于唐代(一说明代),塔高44米,9级,为八角形砖塔。塔内有阶梯,可登塔顶。山上还有范公井、摘星楼、东岳庙、嘉岭书院、烽火台等古迹。明延安知府顾延寿有诗曰:“嘉岭叠叠椅晴空,景色都归西照中。塔影例分深树绿,花枝低映碧流红。幽僧栖迹烟霞坞,野鸟飞归锦绣从。”塔底层两个拱门门额上还分别刻有“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字样。塔旁还有钟一口,明崇预年间铸造,击之声彻全城。党中央在延安时,曾以此报警。 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但你若是想拍摄宝塔的全景,还得上清凉山才行。宝塔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题刻的“嘉岭山”隶书最著名,还有“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 巍巍宝塔山,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成了人们追寻当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
三、延安宝塔历史典故?
据塔旁石碑介绍延安宝塔(岭山寺塔)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重建,金世宗大定九年(1169年)和明神宗万历36年(1608年)曾予以修膳
四、怎么画延安宝塔?
画延安宝塔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在干净的白纸上画一个小小的尖头,作为宝塔的塔尖。
2.在塔尖下面画一个尖尖的帽子的形状,然后在帽子下面再画一个长方形。
3.在下方画一个长方形,在长方形上面再画一个半圆。
4.用双竖线连接帽子,然后在长方形的下方再画一个帽子。
5.在下方的左右2侧再画双竖线,然后再画一个帽子,在帽子的下方画上一个长方形,作为塔的底部。
6.在给宝塔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就可以了。
五、延安宝塔尺寸?
延安宝塔 坐落在市区东南方、延河之滨的宝塔山(原名嘉岭山)上。它由基座、塔身及塔顶三部分组成,通高44米,底部为石砌等边八角攒尖状。塔身9层,为中空楼阁式,砖筑而成,平面呈等边八角形。塔顶则为八角攒尖状。宝塔塔身第一层较其它各层略高,底边围长36.8米,且辟有南、北两个大小不一的拱形塔门。南面塔门高3.34米、宽1.59米,其上方横额楷书“高超碧落”四字。塔门内群为塔室,顶部以21层砖从四面逐层向内叠涩收方成八角覆斗状。北面塔门高2.35米,宽1.30米,塔门上方横额楷书“俯视红尘”四字。其内用砖砌成梯道,可登及第二层。塔内二层以上均为空心式,另采用木扶梯按层折上,可达最高层。各层的楼层地面均采用木过梁承担楼板的结构。宝塔2~8层,每层塔壁上或开一至两个拱形窗不等,所开窗方向也不一致,无其规律。第九层则四面开窗。通过各层窗口可以眺望延安市容。塔身表面以素面为主,各层间用青砖叠涩出檐,上面并有砖雕枋橡。塔砖大约长45.7厘米、宽23厘米、厚9厘米,塔身第一层砌砖系七顺(或八顺)一丁,二层以上各层均为错缝平砌,砖与砖间用黄土胶泥做粘结剂。
六、延安宝塔几个角?
延安宝塔位于延安城南延河对岸的宝塔山上,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现为明代建筑,清代曾多次修缮宝塔,故外檐全为清代风格。塔高44米,为6角楼阁式砖塔。塔底层有南北两个拱门,塔底层北门额和南门额分别刻有“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几个大字。
塔内有阶梯,可登塔顶。塔旁还有钟一口,明崇桢年间铸造,击之声彻全城。党中央在延安时,曾以此报时报警。据《太平广记》记载:昔“延州有妇人白皙颇有姿貌……年少之子,悉与之游,猥呢荐枕……数年而殁,州人莫不悲惜,以其无家,瘗于道左。
”唐大历年间,一西域高僧突降此地,他看后,立即向众人解释:此妇人“即锁骨菩萨”。众人打开墓地,果然,结构皆如锁状。于是,州人在此起塔以示纪念。红军到达延安后,此塔又成了革命圣地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旧址之中。
1965年,郭沫若在延安视察时,登临宝塔山,参观宝塔,他感慨地赋诗一首:“岭头犹见塔巍峨,不拜菩萨拜荷戈。塔是人民之所造,留为纪念换山河。”宝塔所在的宝塔山,又名嘉岭山,山上有范公井、摘星楼、东岳庙、嘉岭书院、烽火台等古迹。
明延安知府顾延寿有诗曰:“嘉岭叠叠椅晴空,景色都归西照中。塔影例分深树绿,花枝低映碧流红。幽僧栖迹烟霞坞,野鸟飞归锦绣从。”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以范仲淹题刻的“嘉岭山”隶书最著名。
七、延安宝塔山宝塔的来历?
延安宝塔,位于延安城南延河对岸的宝塔山上,是延安的象征。
宝塔山,隋时称丰林山,宋时称嘉岭山,因宝塔之故,俗称·宝塔山。
宝塔,高44米,9层,为六角楼阁式砖塔。塔底层有南北两个拱门,北门额和南门额分别刻有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几个大字。
此塔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据《太平广记》
记载:昔延州有妇人,白皙颇有姿貌……年少之子,悉与之游,猥昵荐枕……数年而殁,州人莫不悲惜,以其无家,瘗于道左。
唐大历年间,一西域高僧突降此地,他看后,立即向众人解释:此妇人即锁骨菩萨。众人打开墓地,果然,结构皆如锁状。于是,州人在此起塔以示纪念。
红军到达延安后,此塔又成了革命圣地的象征。
1965年,郭沫若在延安视察时,登临宝塔山,他感慨地赋诗一首:岭头犹见塔巍峨,不拜菩萨拜荷戈。塔是人民之所造,留为纪念换山河。
八、延安的宝塔有几层?
延安市宝塔山上的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国家AAAAA级景区。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
九、延安宝塔何时建造的?
延安宝塔位于延安城南延河对岸的宝塔山上,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现为明代建筑,清代曾多次修缮宝塔,故外檐全为清代风格。塔高44米,为6角楼阁式砖塔。塔底层有南北两个拱门,塔底层北门额和南门额分别刻有“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几个大字。
十、延安宝塔塔基面积?
宝塔高44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塔基周长36.8米,辟有南北二门,南门额书“高超碧落”,北门额书“俯视红尘”,北门内有阶梯,可登临塔顶。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