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幸福古村最佳旅游时间?

62 2024-01-29 20:59

一、丹棱幸福古村最佳旅游时间?

最佳游玩时间是每年的3~4月。

        春天的幸福古村是一年中景色最好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桃花、梨花、油菜花...错落有致的散落在村落中,五颜六色,色彩分明,随手一拍都是春日大片。

二、什么样的幸福古村?

整个村子以苍翠的山林为基调,以红砂石文化为根基,以民居、庭院、古道、古树、古桥、奇石景观为代表,千年银杏夫妻树、龙抬头、青蛙石、鹰嘴崖、清代石拱桥“赵桥”、大寨梯田、丹马盐铁古道、古城牛角寨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齐聚,农业学大寨和知青岁月均在这里留下了印迹。

三、丹棱古茗什么奶茶好喝?

推荐三款:

1、岩盐芝士乌龙奶茶:这款饮品销量很高,在茶饮品上面加岩盐芝士奶盖,闻着香香的,喝起来非常香滑可口,所以十分受人喜爱,由于其颜值高口味好所以被很多美食博主推荐。

2、牛奶烧仙草奶茶:其在古茗店中非常好卖,其应用的烧仙草布丁是当天制作,红豆、花生等辅料也都是上乘之选,保证该产品的品质问题,品尝一口就能令人久久不能忘记。

3、双拼奶茶:这款饮品也被很多美食博主推荐,其选用鲜奶煮制青茶,令其口味更浓香。双拼仙草与红豆丝滑香甜,它是店内性价比较高的一款奶茶饮品。

四、眉山市幸福古村最佳旅游时间?

眉山幸福古村除了冬天都是好的旅游时间!那里大多种植桃树、桔树、梨树,加之气温也略低,所以,春看花,夏夏避暑,秋采果,就看你自己的选择!

五、安徽宏村好玩吗,宏村古村旅游攻略方案?

春节期间自驾去了一趟皖南

行程安排如下:

day1:上午出发,自驾到屯溪老街

晚上吃黄山老妈 传家菜 徽州土菜(华山路店)

住屯溪老街附近

参考酒店:屯溪新安山庄 步行到老街10分钟 距离黄山老妈步行一分钟 豪标200

tips:

1⃣️黄山老妈的菜非常不错,不仅味道好,而且价格合适,绝对算是旅游城市的一股清流,八个人点菜没吃完花了500多一点,还可以用大众卷及92zhe结帐

2⃣️饭店人很多,但绝对值得等待,建议提前☎️订位。

day2:屯溪老街-西递-宏村

住宏村景区外

上午从屯溪开车一小时先路过西递游览,西递请讲解员90元。一小时讲解服务。很负责。

游览西递后再开车前往宏村,车程半小时,但容易堵车。住在的宏村景区外 酒店一般不推荐

tips:

1⃣️西递现在晚上夜景很漂亮,尤其是节假日春节期间,采用的最新3d立体光影映射在二三百年的徽南建筑 上,很梦幻,也很适合亲子见世面。

2⃣️宏村现在晚上太坑了,没有灯光夜景,黑漆漆,凄凉无比,现在宏村各个出口已经24小时都有人看守检票。严防死守,问工作人员,说的晚上停止运营了,停止运营晚上还有大批游客入园,一些沿河小道没有灯光也有安全易患,总之巨坑,没有灯光的古镇就像一栋栋死气沉沉的瓦片,没有活力。

3⃣️另外宏村内的餐厅也是消费高菜量少,即使在某评上排名靠前的,也是毫无亮点。

4⃣️宏村西递现在门票都是104元,在某程买票94一张,西递六周岁以上就要门票,半价52,宏村是七周岁以上,网上买好票直接刷身份证就可以了。门票可以三天内无限次进出。

5⃣️如果从屯溪老街过来,强烈建议先去宏村浏览后,往回西递,住在西递景区内,晚上看夜景。在宏村没有夜景开启的情况下,强烈建议不住宏村,西递里面民宿很多,商业化气息没有宏村扑面而来的猛烈。

day3:宏村-三宝村

开车 7小时,晚上住在三宝村。

建议晚餐订在寻味三宝,也是人满为患,但味道不错,晚上去逛逛景德镇市区的陶溪川。

三宝村还是适合天暖和点来逛,想买点瓷器还是去景德镇市区的陶瓷市场,不错的餐具 56件便宜的才160元,巨合适。

总之:这次被宏村坑了,再也不来宏村,人多不说,体验感很差。还有一个南屏古村落也不错,更古朴自然。

六、幸福古村在那里坐公交车?

幸福古村附近公交站:

幸福古村旅游景区(公交站)38米

幸福古村公交旅游专线

龙鹄村站(公交站)5.5公里

960路

梅湾村站(公交站)5.5公里

960路

龙鹄村站(公交站)6.2公里

960路

龙滩社区(公交站)6.3公里

960路

七、天宝古村的古村资料?

天宝古村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境北,距县城23千米,所在地为天宝乡辛联村、辛会村部分范围,规划合称天宝古村,  面积2.5平方千米,大广高速公路、昌铜高速公路在天宝设有互通出口处。 天宝古村遵循自然山水之势,按船形布局东西延伸,以青砖灰瓦马头墙为特色,属赣派建筑风格。 

八、苏州明月湾古村赏月楼农家乐

苏州明月湾古村赏月楼农家乐

苏州明月湾古村赏月楼农家乐是江苏省苏州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该古村位于苏州市太仓市北部的明月湾镇,坐落在美丽宜人的太湖之滨,被誉为"吴中明珠"。明月湾古村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而闻名于世。

苏州明月湾古村拥有悠久的历史,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古村内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以其独特的江南园林风格和精湛的建筑工艺而著称。赏月楼是其中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古村内游客最多的地方之一。

赏月楼的历史

赏月楼位于明月湾古村的中心地带,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建筑。据史书记载,赏月楼最早建于唐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赏月楼建于湖边,以便游客在楼上观赏太湖的美丽月亮。

赏月楼曾多次修缮扩建,如今的赏月楼已经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建筑群。楼内有多层,每层都可以俯瞰太湖的美景。楼顶还设置了观景台,游客可以爬上观景台,欣赏太湖的美丽夜景。

赏月楼的特色

赏月楼是苏州明月湾古村的标志性建筑,有着独特的特色和魅力。

  • 1. 江南园林风格:赏月楼采用了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建筑外观典雅精致,庭院内种有各种花草树木,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 2. 精湛的建筑工艺:赏月楼的建筑工艺非常精湛,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和瓦片,每一根木梁、每一块瓦片都经过精心雕琢和拼接,体现了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技艺。
  • 3. 太湖美景:赏月楼位于太湖边,游客可以在楼上俯瞰太湖的美丽景色,尤其是在晴天的夜晚,太湖上的月光照耀下,景色更是迷人。
  • 4. 多功能楼层:赏月楼内设有多个楼层,每层都有不同的功能,有观景台、茶室、餐厅等,游客可以在楼内尽情享受美食和文化。

赏月楼的魅力

苏州明月湾古村赏月楼给人一种宁静、舒适和美丽的感觉。

首先,赏月楼所处的太湖环境非常宜人,白天可以欣赏湖光山色,晚上可以观赏太湖的月光,景色非常美丽,给人一种宁静悠然的感觉。

其次,赏月楼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最后,赏月楼内设有多个功能区域,游客可以在楼内品味美食、品茶赏月,同时还可以参观展览,了解苏州明月湾古村的历史文化。

赏月楼的游玩攻略

如果你想去苏州明月湾古村赏月楼游玩,以下是一些建议:

  • 1. 最佳游玩时间:夏季和秋季是游览赏月楼的最佳季节,这个时候的天气宜人,太湖的景色也最美。
  • 2. 带好防晒用品:苏州的太阳较强烈,建议游客在前往赏月楼时带好防晒用品,以免被晒伤。
  • 3. 注意安全:赏月楼内有多个楼层,楼梯较陡峭,游客在上下楼时要注意安全,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
  • 4. 尝试当地美食:在赏月楼附近有许多农家乐,游客可以品尝当地的美食,特别是太湖的鱼菜。

总之,苏州明月湾古村赏月楼农家乐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美丽的太湖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如果你想体验江南水乡的风情和享受宁静的度假时光,不妨来苏州明月湾古村赏月楼农家乐一游。

九、能否推荐一处古村?

2021年12月2日,依据《江西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第二批100个省级传统村落已确定,我县4个村落上榜,分别是市山镇包坊村(编号79),紫霄镇丁桥村(编号80)、藕塘村(编号81),白舍镇田东村(编号82)。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求传统村落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在批准公布之日起一年内,认真组织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制定保护措施。各地要按照《条例》要求,切实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和管理工作,统筹整合各级财政资金,落实传统村落保护所需经费。加强对传统村落规划建设工作的指导,杜绝违反保护发展规划的建设行为。

传统村落是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也是不可再生资源。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求各地不得随意拆迁撤并传统村落,不得破坏传统村落整体风貌,不得任意拆除历史文化遗迹。不断完善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加强传统村落与传统建筑的活化利用。

附藕塘、丁桥上报部分资料的信息:

藕塘村:一个像贵妃一样美的村庄

申报第二批省级传统村落资料档案总目录

第一章 村落基本信息

藕塘村,又称唐妃村,距离南丰县城60余公里,目前有95户,336口(数据截至2021年4月)。据《唐氏族谱》记载,明洪熙元年(1425年)唐氏十九世祖鲤公迁入藕塘建村。1984年版《南丰县地名志》载藕塘有池塘99口,池塘相连,如节节白藕。20世纪80年代古建筑有拾青园、岭仔上(唐妃屋)、井头、司马第、新屋、大厅堂、新厅堂、老厅堂、巨大公厅堂、八家老厅堂、大佛号、庙下节孝牌坊、土楼、唐妃亭等,记载和见证了中国农村发展历史的沧桑。外加两幢唐氏祠堂、八庙一寺。20世纪60年代之前,整个村落,青砖灰瓦,耳门相边,深巷宅第,露天天井,敞开胸怀与天地对话。

藕塘自建村以来,明代有名人唐妃、唐兴,崇祯皇帝恩赐李氏的节孝牌坊;清代有进士唐之岳、咸丰皇帝恩赐世三婆的贞节牌坊;近代有历经沧桑的甘大女(土匪邹富成四姨太),以及反面教材人物土匪出身唐万孙。

据记载,贞节牌坊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皇帝为表彰贞洁妇李氏而建,碑坊由正额和侧坊组成,通高5米有余,宽8.5米,麻石凿制。牌坊正面刻“唐氏乳姑”,背面上书“妻盼夫归”。李氏未婚夫唐云生在一次征战中战死,只留下年轻貌美的李氏在家守寡。因其貌若天仙,吸引了方圆几十里的男人垂涎。有些男人为了追求她,主动到她家为之劈柴挑水,但都被她拒绝。为此,村里至今还流传着她拒绝种种诱惑的事迹。直到有一天,她遭遇了土匪的强暴杀害,她的事迹传播得越来越广泛,后经当地官员请示,咸丰皇帝为表扬她的坚贞,恩准为其建造贞节牌坊。遗憾的是该贞节牌坊在“文革”已毁。

第二章 村域环境

藕塘村,全村269户1025人。下辖藕塘、丁桥、油榨下、江家坊、田边、郑坊、里彭七个自然村。按照上级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依靠村民的意愿,以组织振兴为导向,全面组织基层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和村内优秀人才,把藕塘建设成为美丽的乡村。

藕塘村,位于离军峰山8公里处的山坳,属军峰山脉。村前为795米高的马鞍寨。四周分列有18座山脉,山中点缀有纵横交错的99座山丘,山间终年云雾缭绕。因腹地山丘纵横,深藏乾坤,成了人们首选风水宝地,使许多名流愿意返回此地安葬,其中就有宋朝将领李省元(民间称李白线)、清乾隆年间进士唐之岳(曾担任四川成都府知县)、清乾隆年间进士吴炳(曾担任陕西宜川知州)等人。此外,在光脑嶾(yǐn)靠田塝的地方,发现有崖葬和合葬墓,均为明清遗坟。

我们将依托藕塘唐妃文化,着力改造藕塘旧宅宣传传统文化,将丁桥村打造成一个景观民宿,将江家坊村打造成品尝美食之地,将郑家坊村发展成为观光农业,将里彭村规划为生态森林保护区/药材种植区,将田村村后山为登山区。

第三章 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

藕塘村依唐妃江而建,散落在村中有两口古井,明池唐99口,唐妃亭一座,以及古木堆。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唐鲤为完成祖辈淮公桐柏遗嘱:“必选在清泉溪流边,且长有野生莲藕的地方重建家园。”旨在传承文脉,薪火相传,礼重敬宗,感恩戴德。

带着宏愿,唐鲤溯溪而上,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寻遍群山,终于在一条清澈的溪流边,看见许多野生的莲叶,顺着莲茎往下挖,不一会儿,就挖出了又白又嫩、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的藕节。然后放在嘴里嚼之,质嫩甘脆,鲜美多汁。如此青山秀水,正是自己苦苦找寻的风水宝地。次年,唐鲤举家迁移至于此,造田种藕,开始以种藕为生的生活,取村名为“藕溪”。唐鲤种藕致富后,并没忘记祖辈遗嘱,他按照原先被烧毁的古宅几何图形状,在村里建造起了大房子,并挖出99口池塘,池塘如节节白藕,以此纪念祖辈,改名为“藕塘”。

第四章 传统建筑

为便于管理,我们挖掘了藕塘文化,对现存建筑物进行了登记管理,并以文字加数字的方式将其整理成册。但普遍存在着保护意识不强、保护现状堪忧、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力等问题。

古建筑目录

第五章 历史环境要素

1.旧制度的研究价值。讲好明代唐妃故事,对研究中国古代殉葬制度有重大意义。

2.精神文明的传承价值。通过修复承载着浓郁精神的人文遗址,有利于传承我们祖先在漫长历史中留下的文化信息,它承载着先人的激情、智慧和理想,构成了古今文化的一种标尺,是今人最值得珍惜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之一。

3.对遗迹文化的梳理、品读与吸收,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部分,也是今人实现自我理解的一种尝试,晋人陆机云:“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正是《遗迹文化》的意义所在。

4.唐氏作为大家族,自古人杰,有他独有的教育方法,如家训:敦孝弟、笃宗族、和族党、睦夫妇、肃内外、崇节俭、谨交游、择婚配、时嫁娶、重祭嗣、修家谱。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

一、桥板灯。

闹元宵舞桥板灯(也叫桥板龙灯)是村里的一大特色。桥板灯由一块长约1.5米和宽约30厘米、厚约5厘米的木板组成。每块木板的平面两头打有两个约3厘米的圆孔,正好能放进一根圆木棍,再用木棍插进圆孔,然后采用木板接龙的方式把它叠加起来,再用竹栓把木板连串起来。并在木板上面安装了两个灯笼,灯笼里可以插上蜡烛,一个富有民间艺术的桥板灯做成了。

桥板灯要求村里每户出1块木板,最长时达100多块,然后由每户出一个壮年人,在吃完晚饭后开始舞灯。起点是在村中两口大池塘的路中间,具体顺序是按姓氏辈分排序,排好的长龙通过桥板上的灯光倒映在两口池塘的水面极其好看。

龙灯起舞前,鸣炮时间要准确。*放在钢管里,点燃后对着天上燃放,声音异常之响,舞龙开始前,连放3声,据说可以驱逐妖魔,以求在新的一年全村平安。待到第2声*响,紧接着是敲锣打鼓,一支庞大的舞龙队伍浩浩荡荡,长长的龙身随着龙头舞动起来。长龙沿着村中两口大池塘绕上一圈,然后再挨门逐户进门起舞。

龙头进入每家每户时,主人要在大厅的桌子上点大蜡烛,摆好各种水果,等龙头进家门时*鞭炮迎接。而龙头要在村里的每家每户的大厅正中点三下头,以求保佑该户人家平安,然后再延续到下一户人家。

二、灌芯糖

自古以来,甜是贵味。藕塘灌芯糖,也叫“状元糖”,是江西有名的小吃。好听的名字,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前程。而落口消融的灌芯糖,便成了家中招待客人的主要食品之一。

制作灌芯糖有严格的工艺要求,第一步要准备好优质的小麦,洗净后放入10摄氏度的水中浸泡发芽。第二步要把井水浸泡好的糯米放入锅内蒸熟,然后在蒸熟的糯米饭中加入水、麦芽,搅拌入缸发酵8小时,使其温度保持在50摄氏度左右。第三步在锅中煎熬过滤发酵后的糖稀,做到糖水分离。

把熬好的糖加工成糖团称为掸糖,第一步要准备两根一尺长的圆木棒,然后在柱子上绑一个木钩,再找一个人帮忙,让他拿着圆木棒站在旁边配合着掸糖。第二步将煎熬过滤发酵后的糖稀,一勺一勺地加到木钩上,待糖稀下流时,再用手中的木棒拽拉糖稀。随着糖稀拉到一定的长度,需要双手交替,并迅速将糖套在糖钩上。而站在旁边的人,需要手拉另一根木棒上的糖稀,左拉右拽,配合着掸糖。在整个过程中,掸糖人要甩开膀子使劲拉揉,直到糖稀颜色变淡变白,质地变硬,出现苦瓜表皮的形状时,掸糖才算完成。

灌糖,俗称糖斗,第一步先在掸好的糖柱中心压一个深窝,然后把芝麻、豆末粉、白糖馅料倒进窝内灌之。第二步将糖斗口部合拢拧紧,然后由一个人抱住糖斗,另一人从糖斗封口处开始拉伸,左右协调,将注满馅的糖斗拉长。当糖条越拉越长时,再将糖斗挂在特制的木板上,反复搓拉,边搓边拉,最后拉成手指般的细条,才能用剪刀剪下糖条。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声音,一节又一节长约1.5寸,洁白的灌芯糖滑落在备好的箩框里,诱人至极。闻到甜甜的清香,拿起往嘴上咬,瞬间皮薄如纸,香甜酥脆的糖条入口即化。

至于储藏要准备几个铁制的果品箱,下面要铺一层熟面粉,然后再把没有热气的灌芯糖放进果品箱内。每放一层灌芯糖,需撒上一些熟面粉,放满后要加盖密封,以达到保鲜的目的。

三、米酒

一碗米酒一份情意。藕塘米酒,称之为水酒、甜酒。

藕塘米酒,先把糯米洗净浸泡,待吸足水分呈圆滚滚亮晶晶之后开始下一道工序——蒸糯米。

蒸糯米前得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灶具锅台洗了再洗,接着把蒸笼放在盛满水的铁锅上开蒸。从生米到蒸熟,整个过程需要经历大火、小火、文火三个阶段,直到糯米晶莹剔透,粒粒向上,蠢蠢欲动,香气四溢为止。然后抱着热气腾腾、冒着汽水的蒸笼来到准备好的地方,接着将糯米饭倒在大竹编上,用木棍散开糯米,让其自然凉温。

接下来,在散开后的糯米饭上面撒上曲种,然后搅拌均匀后装缸。糯米饭装完缸后要在上面掏一个拳头大的孔,我们称之为“酒井”。接着封盖(冬季需加盖棉衣),然后将它放到阴凉、通气的地方让它发酵。发酵时间一般为2—3天。米酒闻起来浓香味美,喝起来甘甜可口。如果是夏天,盛一杯米酒喝下肚,清新爽口,健脾开胃。如果是寒冷的冬天,舀上一碗,加上几颗红枣或枸杞,放在炉上加热后喝,补气养血,全身暖烘烘。

藕塘米酒生奶,用米酒加鸡蛋煮给产妇喝好处多多。然后用汤匙从缸酒里舀了一勺喝,浓浓酒香让人忍不住喝了十几勺,香甜醇厚,无比幸福。

第七章 文献资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中国古代大多数思想家共同关心的乃是社会、人生的现实问题,而传承文明就在于深挖故事后面的人物,通过他们反映当时的社会背影。

一、当代正式出版物

1.宗祠戏台,书写春秋。

20世纪80年代之前,村里的戏班以唱京戏为主,故事情节是历史名段,真人真功夫的表演赢得了方圆百里村民喜欢。据说每到冬季,村里戏班自然忙开了,曾经有些地方因相互争抢村里戏班前去助演而发生械斗。因为藕塘村有如此庞大的戏班,才引发了很多的爱情故事,成全了许多有情人。根据“笙歌满庭芳:江西古戏台旅游”(2009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图书)记载:碑文载祠堂与戏台同时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祠堂坐东朝西,是一栋三厢进的建筑。戏台设在进门处的下厢,与上厢神坛相对,中部是观剧庭院,庭院与天井相间。

戏台是全木结构,面宽18米,两根大柱将台面平均分为三部分,各宽6米,两旁是左右场,左场为乐队用,右场隔有小间,作服装、道具、化装间,左右场为固定建筑。两柱间是戏台的表演区,由六根活动矮柱和数块活动台板架设而成。平时撤去台板与矮柱和数块台板作进出祠堂祭神通道,演戏时临时架设,台板与左右场齐平榫接,形成一个宽6米、深6米,高出地面1.7米的中心表演区。

戏台呈单面开放式。祠堂门墙即为戏台后屏,利用两侧的棂星门作后台相间的上下场门,后台架于大门的石阶上。全部构件十分精确,拼接处严丝合缝。台顶有一八角形藻井,顶部绘有八卦图。戏台梁柱和板壁漆以朱底,有各式龙凤花卉彩绘。台前隔着天井是观戏庭院,可容纳200人。本地村民组建的戏班逢时登台,外地戏班也常来演出。现已废。

2.藕塘:一个被江西人称为有故事的村庄。

2018年12月11月,由广东旅游出版社发行的“唐游记诗画中国”(全十册),其中,第六册《村镇中国》,对藕塘的司马第、贞节牌坊、大宗来燕匾额与明代唐妃、村中池塘、戏班、桥板灯进行了描述。

3.抚州唐氏初探。

(唐文喜主编的《抚州唐氏初探》)

二、其他材料

明代景泰五年(1454年)被选送进宫。唐氏入宫后,极受代宗宠爱。《胜朝彤史拾遗记》(六卷,清毛奇龄著)云:“(唐妃)尝乘马随帝游西苑,马惊妃堕。帝乃命中官刘茂,选御厩之最良者,时空习以待。”景泰六年(1455年)四月,明代宗下令“增御花房”,为的就是讨唐氏欢心。景泰七年八月(1456年)戊戌朔,唐氏为皇贵妃。景泰七年七月(杭皇后二月去世,六月下葬)开始,因为李惜儿的出现,唐妃失宠。景泰八年(1457年),代宗死后葬于北京金山口,明朝藩王墓地。《国榷》和《胜朝彤史拾遗记》记载相同:“天顺元年二月革封号。郕王(景帝)死,群臣议殉葬。及妃(唐氏),妃无言,遂殉之,葬金山。”

唐贵妃选进宫的佳话广为流传。藕塘鼻祖鲤公之孙唐兴,生下唐妃之后便外出投靠亲戚,后凭着武艺谋得锦衣卫一职。其母甘氏,南丰白舍镇上甘人,长相美貌,心灵手巧,能歌善舞,为培养富有文化内涵的女儿唐云燕奠定了深厚的教育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云燕选进宫时,只有其母甘氏族人相送,唐氏族人未前往随送。据说是因为不知祸福,害怕其间存在的风险而避之。

藕塘先祖世系图

第八章 保护与发展基础资料

一、建议与设想。

1.讲好唐贵妃故事,大力发展养殖、采摘观赏产业为主的唐妃品牌,如唐妃蜜橘、唐妃故里、唐妃文化园、唐妃江、云燕湖,唐妃+,等等。

2.为传承传统地道的文化,建议藕塘村改为“唐妃村”,讲好明唐妃故事,从选妃到殉葬可改编成话剧推广。

3.把藕塘村纳入军峰山旅游区,形成一条相对完善的旅游线。

4.将唐妃文化与白舍镇的千年古窑相联系,在藕塘建制作陶艺坊,专门制作历代贵妃、妃子,以及南丰名人画像的收藏品,形成了组合拳的影响力。

5.挖掘美食菜谱,讲好人物与美食的故事。如唐妃鱼、唐妃藕、唐妃莲、唐妃汤、唐妃酸菜,以及最为地道的香煎荷包蛋、小炒肉等家乡菜。

6.唐之岳乃清乾隆年间进士,分别在四川成都府知县、什邡任知县(四川德阳市下属的县级市)、直隶阶州(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担任过官职。当年他虽偏居一隅,仍奋发上进的读书精神直到今天都应该大力弘扬传承,可以开发为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励志教育基地。(详见附件14.解读司马第)

7.挖掘美食菜谱,讲好人物与美食的故事。如唐妃鱼、唐妃藕、唐妃莲、唐妃汤、唐妃酸菜,以及最为地道的香煎荷包蛋、小炒肉等家乡菜。

8.继续深挖与红色有关内容,如村前土楼、忠第(红屋)、历经沧桑的甘大女(土匪邹富成四姨太)等。

综合上述,基于我县人文景观甚少的现实,需从讲好藕塘故事开始,大力传承我县农村历史文明进程。

二、村落规划。

宣传口号:像贵妃一样美的古村落。

工作目标:讲好明代唐妃故事,打造藕塘古村文化旅游。

规划工作重点具体工作内容备注
(短期)修缮古宅1.抢修县古村落保护协会已登记的12栋古宅;2.清理古宅四周排水系统,确保古宅不被损毁刻不容缓,完成12栋古宅仅指藕塘村
基础建设1.唐氏宗祠旁边用地硬化、绿化与建造公厕;2.打通司马第古宅周边的路,建造公厕;3.把上阁明池塘群规划为垂钓区分步实施
文化建设1.古宅里悬挂200多幅联匾,制作与之相关的内容介绍;2.布置农耕文化展览馆、唐妃文化展览馆
(中期)美化环境1.完善已规划的基础建设;2.培训引导村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付诸行动;3.古村游览区初见雏形;4.针对各村的特色,差异化发展农村观光旅游依据资金与项目报批的计划修正工作思路
引入资本讲解规划,共享愿景:1.把唐妃江纳入戏水区,改造藕塘旧宅做民宿、丁桥村打造景观民宿、江家坊村品尝美食、郑家坊村观光农业、里彭村规划为生态森林保护区/药材种植区、田村村后山为登山区;2.规划停车场、建造游客中心;3.恢复古宅雕刻花窗,赋予古宅文化内涵;4.恢复孝节、贞节两座古牌坊动用所有资源,大力推广唐妃故里,争取引入资本
(长期)分享成果打造唐妃故里品牌产业链:1.唐妃文化园、唐妃蜜橘、唐妃莲藕、唐妃+、唐妃鱼;2.对六七年代的民房进行包装与利用,广招文化爱好者进驻古村;3.发展与旅游相结合的绿色食品,增加深度游修正完善计划,用创新性思维确保古村持续发展

上表说明:1.前期工作应紧紧围绕引入资本的思维建造古村,用文化充实古村内涵的同时发展生态旅游,吸引家庭游客;2.立足南丰,面向全国,让更多人听到藕塘古老的、久远的、生动的故事;3.要求参与藕塘古村建造者能讲得出感人的故事,道得出远古的历史,描绘得出未来的前景。

第九章 其他补充材料及说明

为了让藕塘的古宅“活”起来,我们对老宅被废、被盗的百块匾额、楹联进行恢复,便于营造人文藕塘唐妃古村的社会效应,最终产生经济价值。目前,已收到100多位书法人士为藕塘题写联匾100多幅,他们来自于各行各业,有退休干部、退伍军人、工人、老师、书法爱好者。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辽宁、陕西、河南、山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四川、云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其中就有93岁高龄的黄辉宇(世界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墨涛(靳富强)、黄瑞、柏黄基、匡光辉、杨永泉、栾明贤、张清伦,中国佛教艺术家协会会员骞石,中国美协会员马建华、王启恒、姚建宇,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张言好、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唐美章,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王祥林、胡显峻,中国书画家协会叶明熙,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杨礼达,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刘汉光(东莞牛山人),中国书协河北分会会员李渝林,中国国画院广东分院副院长刘冠意,吉林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葛占武,中国图书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张伟,黑龙江省虎林市诗人协会副主席冯福君,浙江书法家协会会员金关波,江苏省美协会员刘广平,湖北书法家协会会员张作宏、张爱九,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陈睡起,福建省关工委基金委委员李靖,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林艳(女),广州书法协会理事张靖邦,东莞市书协会会员冯良川,东莞市南城书法家协会会员吴惠林,东莞市大朗书协杨云华。

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刘毅,北京荣宝斋特约书法家张智勤,台湾一笔龙杨大阁(原名杨良雄),中国当代青年书画家常高源,毕业于华北石油教育学院美术系王坚,国家级高级硬笔书法培训师唐建斌,实力派书画家李福广与其同门师兄弟萧裕繁、周成海、罗远、张俊伟、袁克有,书法奇才盛雪峰,为知名景区与寺庙题字的郑文乔,潜修传统书法的韦新隆,潜修毛体的胡昌为,田英章门生植成河,大汉书画艺术教育赵鹏程,著名紫砂艺术家与当代中国书法家孙洪林,为东莞寮步本地人写对联的黄玉棠,以及像胡爱平、李正新、翁长墨、朱睦华、吴利源、张力、李善增、蔡一丹、叶常新、钟志球、谢天华、关小豪、桂阳,蒋红宽(何园)、何光辉(何富源)、赵峻、林森森、唐琳、黄垄晟、杨福林、赵新民、冯中华等一批有志书法人士。

南丰籍书法人士专门为藕塘题写联匾,他们带着对家乡文化建设的情感用心书写,如李履才、叶剑才、王永明(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等,还有深受人们喜爱的本土书法家徐舒恩、储清(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吴永庆(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邓爱胜(南丰县书法家协会理事)、徐敏、罗树慧等人士。值得一提的是唐氏本家族的江西恒大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明荣、南昌市书协会员唐顺华(中国红色书画院院士)、本村逸凡居士唐花仔等。

与此同时,收到唐氏族人捐的字画一批,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陈胜凯,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唐国强,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李家尧、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张义、苏剑,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人蔡树和、东莞人丁绍东,九华山僧法藏李英发,彭汉昌、江永明、朱兆福、马树峰、河国、王怀玉、高平(女)、鲍莉莉(女)、天福、刘健学,爱新觉罗XX书,印宽书,江苏省苏州人顾志良等。

丁桥村:小家碧玉隐深闺

第一章 村落基本信息

丁桥村,距离南丰县城70余公里,目前有16户89口(数据截至2021年4月)。

据《南丰县地名志》记载:丁桥村是明朝初期由丁氏兄弟徙此建村,村间小溪两岸,溪上筑石拱桥往来,故得名丁桥,现在村里居住的主要是邱氏。

走进村口,只见一条小溪自北向南从村中缓缓流过,两座古石拱桥横跨在小溪两岸,由石材砌成的古建筑错落有致,被烟雨笼罩、被青山环抱着的村庄就像一幅立体的中国水墨画,呈现在人们眼前。邱晓彬告诉我们,丁桥地处偏僻山区,与宜黄的新丰、神岗毗邻,村前的古驿道,是南丰通往宜黄、南城的交通要道,这里原是人气旺盛的大村,鼎盛时期有上千人口,由于战乱和"瘟疫",许多村民纷纷迁往外地居住,留下不少历史遗迹,村前青石古驿道,古石拱桥,村后山两棵3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祖茔古墓,还有那古水井、古石门、古巷、古庙、邱氏宗祠以及成群的古老居宅等,大多保存完好。勤劳聪明的原住先民,很善于就地取材,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修建民居建筑,有石屋、石头墙、石门、石路、还有石磨石碾石水槽等,而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横跨小溪两岸的石拱桥,历经几百年风雨冲刷,仍旧保留着古朴大气厚重的古风古韵。

丁桥古村,让人心动的不只是那沧桑、古朴、原生态的味道,还有那种悠闲舒适的生活气息。这里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乡村生活的闲情逸致。虽隔绝了热闹、繁华,却留下了祥和与宁静。三月里的丁桥,俨然是一处世外桃源。

第二章 村落传统建筑

1.邱氏宗祠(始建明代建筑,后附平面结构图及照片)

唐氏宗祠,坐东向西(原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370平方米。其中,祠堂主体建筑面积为260平方米(包括65平方米的戏台)。上悬“木本水源”四字匾。“木”指树的根本,“水”指源头,比喻事物的本源都是有原因的,昭示宗祠所祀乃家族之本源,旨在喻示后人应慎宗追远,勿忘根本。

祠门口的院落两侧为厢房,占地面积110平方米。祠堂前面有一口呈半月形的风水池塘,面积为99平方米,寓意财富源源不断,久久不散。值得注意的是分布在村庄的多数半月形池塘,来水清澈,排水难见,寓意钱财得之明朗,财源不断;而看不见排水,寓意钱财能聚。

2. 天光云影民宅。

古桥南端头,保留有一幢民居兼商铺的古宅,建筑面积为110.2平方米,上面写着“天光云影”,两侧联为“碧水环居绿,赤霞映日红”。据村民说,主人是一位教书先生,房子的名字引用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当年,主人晚年隐退回乡,便在村中古道旁建宅经营小买卖,在享受天地恩赐财富的同时,但求像天上的月亮,展示内心世界的自我,追求书院般的宁静。

3.北桥。

从桥面看,古桥宽大,人畜可以通过。虽然桥面两侧没有栏杆,但放置了条形石块加以装饰,保证了桥上行人的安全。换个角度观看桥的反面,截然两种不同的风格,北半边为明代风格,桥长5.5米,宽1.2米,厚50厘米。南半边为清代风格,桥长5.5米,宽2.5米,厚50厘米。据了解,北半部的桥梁为丁氏所建,南半部的桥梁为邱氏后建。据《南丰县地名志》记载:丁桥村为明代初期(1368年),由丁氏兄弟迁移至此建村,故得名丁桥。目前,村里居住的多为邱氏。该村邱氏为文种公长子齐之之孙,穆公六十三世机宜公三子方怀公的后裔。方怀公后裔俊可公,为丁桥始祖。至于丁氏,南丰开山祖为细五公(号凤冈),其后传至上饶大叶坞,现有400多人。

4.南桥。

跨溪流的石拱桥,称之为南桥,桥长8.3米,宽3.1米,厚50厘米。两侧无桥栏杆,桥身无装饰,桥面平整,可通行小型轿车。桥之反面,严丝合缝,结构严谨,符合明代初期(1368年)的建筑风格。历经653年的风雨冲刷,仍保留着古朴大气厚重的古风古韵。

5.古井。

古井长138厘米,宽135厘米,深2.3米,上刻乾隆戊申年(1788年,即乾隆五十三年)。观之,四周均用长条麻石镶嵌,严丝合缝,厚重古朴,如一对对相敬如宾的耄耄老人,延年益寿。村民说,村子里的建筑取材于长条麻石,大部分是因为乾隆年间(1711—1788年),村里有30多个石匠,40多个教书先生贡献的。鼎盛时期,村中居住有900人。后来因为遭受瘟疫,兵匪进犯,两次罹难创伤,人口损失超过一半。特别是第二次兵匪进犯,村民遭血腥屠杀,留下来的靠躲进村里的排水系统——暗渠,才得以保住性命。现在,村子里仍保留有高1米,宽50厘米的地下排水暗渠。

第三章 村落选址和格局

丁桥村,坐落在海拔870.8米的王家尖山下,虽深处僻壤,但仍然是一个聪慧秀美、原生态的村落,这就是被人称之为“小家碧玉隐深闺”。

第四章 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需进一步挖掘。

第五章 村落人居环境现状

村民房子以溪而建,小溪自北向南从村中缓缓流过,两座古石拱桥横跨在小溪两岸,由石材砌成的古建筑错落有致,被烟雨笼罩、被青山环抱着的村庄就像一幅立体的中国水墨画,呈现在人们眼前。

村里共有三座圆型石拱桥。其中,桥下的古井上刻乾隆戊申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连接桥头的村道,可以通往宜黄神岗,山路即是一个北向的山谷。

第六章 传统村落保护意见

为充分挖掘丁桥村的自然山水风光,宣传小桥流水人家的小资文化,从中找准定位,助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有利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十、东莞有哪些古村或者古迹?

想起来自己去过的一个,不知道算不算?茶山镇的南社村,据说是一个明清古村落,八百多年历史来着。

我去的时候是2015年,当时已经开发了,但游人还不多,也没什么商铺,连饭都没地方吃就饿着肚子回家了。

有一个很大的水塘,应该是村的中心,房子围塘而建,有庙,宗祠,公祠,居民房也是老式房子,而且还有人住在里面,正常生活。

现在应该比几年前好很多吧,至少商业化程度会高很多。

找不到当时的原图片,从朋友圈里截了几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新乡有哪些旅游景点?
上一篇:湛江哪里有农家乐可以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