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荔波酸肉吃法?
制作方法
一、把自宰或购来的生鲜肉,最好是猪头肉,剔去骨,连皮一起置于炭火上,将皮烧焦,用刀刮去焦黑污物,目的是除掉汗毛、污物,切勿用水刮洗,刮净后肉皮呈金黄色,然后切成薄片盛入盆中。再将事先备好的食盐、花椒颗、火硝、干炒香脆的糯米(或粟米)按比例分别倒入盛肉片的盆中搅拌均匀。一般的配比是每市斤鲜猪肉用食盐8钱、花椒颗5钱、火硝2钱、糯米2两。
二、将洗净的坛子倒立,坛口向下,用糯稻草烧烟熏坛2至3分钟,使坛内烟雾燎绕,再把坛子放正,当浓烟正从坛内溢出之时,及时将调配好的猪肉塞入坛中,随后用手使劲压紧坛肉猪肉,再将一颗烧红的木炭火(大小均可)吹红,放入坛中在压紧的猪肉面上,同时加盖坛盖,并放坛盘水密封,置于阴凉干燥之处并注意经常保持坛盘水的充足,待到腌制成熟(一般夏天10天,冬天两星期)时,就可开坛取之食用。
三、注意事项:(一)装坛时不宜把肉塞得过满,要留一定的空间,一般压紧肉面距坛口2至3寸为宜;(二)在腌制未成熟期间,不得开坛取封,否则空气进入坛内,使腌肉霉变;(三)取封吃食后,应及时盖坛,保持住盘水,使之经常处于密封状态,一般开盖后坛内猪肉最长存放时间为3个月左右。
二、荔波酸肉的煮法?
第一步,准备一个小坛子、肉类、小米(或大米)、盐、姜、花椒即可;
第二步,先将肉切成薄片,放适量盐、姜、花椒掺和搅匀;
第三步,按每斤肉2—3两小米(或大米)的比例将小米(或大米)用水浸泡,再用锅炒干炒熟;
第四步,将坛子洗净,把几颗烧旺的炭火放进坛里烘干,片刻后取出,迅速将拌好的肉放入坛中,压紧,将盖盖上,加上坛盘水。三个星期左右,原先放进坛子里的生肉自然腌制成了熟肉,将其打开,直接食用。
三、荔波美食 | 探寻酸肉的魅力
荔波美食探秘
作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县城,荔波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闻名。而在这个充满风情的小城里,有一道美食让人心驰神往——酸肉。
酸肉的故事
酸肉,是荔波布依族的传统名菜,制作工艺源远流长。它的口感鲜美,酸中带甜,是荔波人民与客家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美食代表之一。
制作工艺
酸肉的制作十分考究,主要选用优质猪肉,经过腌制晾晒、挂炉干燥、酸泡发酵等多道工序,最终呈现在餐桌上的酸肉,肉质鲜嫩,微酸微甜,香味扑鼻。
美食体验
前往荔波,除了可以领略美丽的荔波瀑布、千年古镇,品尝正宗的荔波酸肉更是一种不可错过的体验。在当地的特色酒楼或家庭餐馆,可以尝到地道的酸肉,其独特的味道必定会让您流连忘返。
结语
荔波酸肉,是荔波人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美食遗产。它不仅是一种味蕾的享受,更是一次对当地文化的深度体验。而对于游客来说,品尝这道美食也是对荔波之旅的一种完美收官。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您更加了解荔波酸肉以及荔波这座美丽小城的独特魅力。
四、荔波美食 | 探寻酸肉的独特魅力
酸肉的历史渊源
酸肉,是一道极具特色的贵州美食,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间。据传,当时有一位姓唐的苗族人,因在贵州荔波经商,为了解决肉类长时间保存和口感发酸的问题,创制了这道以发酸为特色的美食。
酸肉的制作工艺
酸肉的制作相当考究,通常选用的是猪肉,经过腌制、晾晒、熏制等环节,使其既具有酸味,又香糯可口。制作工艺中的时间、温度、用料等方面都有讲究,保证了酸肉的独特口感。
品尝酸肉的技巧
品尝酸肉需要有一定的技巧。首先,应将酸肉切成薄片,配以适量的辣椒、蒜片和香菜,这样可以使风味更加丰富。其次,不宜吃得过快,要慢慢咀嚼,以充分释放酸肉的鲜美滋味。
荔波的酸肉文化
作为贵州荔波的当地特色美食,酸肉承载了当地人的情感与文化。每逢重大节日或喜庆事宜,荔波人家都少不了酸肉这一道美味佳肴,其家常味道更使人回味无穷。
结语
探寻酸肉的独特魅力,不仅是一次美食之旅,更是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贵州荔波深厚的饮食文化和人文情怀。酸肉的酸甜可口,定能让你留连忘返。
感谢阅读本文,相信通过了解酸肉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品尝技巧,能让您对酸肉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您在前往荔波品尝这道美食时带来更多的帮助。
五、荔波酸肉最正宗的做法?
一、把自宰或购来的生鲜肉,最好是猪头肉,剔去骨,连皮一起置于炭火上,将皮烧焦,用刀刮去焦黑污物,目的是除掉汗毛、污物,切勿用水刮洗,刮净后肉皮呈金黄色,然后切成薄片盛入盆中。再将事先备好的食盐、花椒颗、火硝、干炒香脆的糯米(或粟米)按比例分别倒入盛肉片的盆中搅拌均匀。一般的配比是每市斤鲜猪肉用食盐8钱、花椒颗5钱、火硝2钱、糯米2两。
二、将洗净的坛子倒立,坛口向下,用糯稻草烧烟熏坛2至3分钟,使坛内烟雾燎绕,再把坛子放正,当浓烟正从坛内溢出之时,及时将调配好的猪肉塞入坛中,随后用手使劲压紧坛肉猪肉,再将一颗烧红的木炭火(大小均可)吹红,放入坛中在压紧的猪肉面上,同时加盖坛盖,并放坛盘水密封,置于阴凉干燥之处并注意经常保持坛盘水的充足,待到腌制成熟(一般夏天10天,冬天两星期)时,就可开坛取之食用。
三、注意事项:
(一)装坛时不宜把肉塞得过满,要留一定的空间,一般压紧肉面距坛口2至3寸为宜;
(二)在腌制未成熟期间,不得开坛取封,否则空气进入坛内,使腌肉霉变;
(三)取封吃食后,应及时盖坛,保持住盘水,使之经常处于密封状态,一般开盖后坛内猪肉最长存放时间为3个月左右。
六、荔波臭酸做法?
荔波酸梅汤
主料未知
山楂干55克 乌梅干(烟熏)28克
玫瑰茄粉15朵
陈皮3.6克
甘草3.6克
冰糖220克
水3000克
辅料
锅一口
步骤1
称重食材,是药店+网上购买
步骤2
所有的东西放到过滤袋中,用水冲洗一下。锅里接水,放入食材包和冰糖,大火煮沸,小火煮够30-40分钟关火。食材包放在锅里闷20分钟,然后捞出来,放在碗里,放进冰箱冷藏,明天可以再放1500---2000克水在煮40分钟,喝第二回
步骤3《酸梅汤》的家常做法
捞出食材包后的酸梅汤,放凉,然后倒入凉水壶放进冰箱冷藏1-2小时,赶紧倒一杯畅饮吧
七、荔波哪里有特产?
贵州省黔南布衣苗族自治州辖区内的荔波特产多多,九千李,鲜脆可口,荔波糖桃,香甜味美,香醇的青梅酒,九千酒,著名的香樟风景区小七孔,万亩梅花园,茂兰风景区额,绿茶,红茶,红豆杉,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酸,别具一格的硝肉,特别米醋拌的冰粉。
八、荔波十大特产
荔波十大特产:丰富的文化遗产与美食体验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是一个充满魅力与历史底蕴的地方。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地区,荔波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闻名,还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特产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带领您一起探索荔波县的十大特产,领略这个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美食。
1. 五彩糯米饼
五彩糯米饼是荔波县的传统美食,制作工艺独特,口感香甜可口。这种糯米饼以当地新鲜的糯米和各种天然色素为原料,经过精心制作而成。每一块糯米饼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2. 金银花
金银花是荔波县的特产之一,被誉为“中华草本之王”。金银花不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还可以制成各种美味的食品和饮品,如金银花茶和金银花糖水,深受人们喜爱。
3. 青石板村寨
荔波县有着许多保存完好的青石板村寨,这些村寨不仅保留着古老的建筑风格,还体现了当地人民丰富的文化传统。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4. 篁岭
篁岭是荔波县的著名景点之一,被誉为“天然盆景”。这里有着壮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植被,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来到篁岭,您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5. 布依文化
荔波县是布依族的聚居地,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布依文化。布依族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民族,他们善于歌唱和编织,保留着独特的传统习俗和民俗活动。游客可以在荔波县亲身体验布依文化的魅力。
6. 红糖粑
红糖粑是荔波县的传统美食之一,制作工艺简单,口感独特。这种小吃以当地特产红糖和糯米粉为原料,焖制而成,香甜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7. 高山茶园
荔波县是一个适合茶叶生长的地方,这里拥有大片的高山茶园。当地的茶叶以其鲜香扑鼻和口感醇厚而闻名,被誉为“中国西南名茶”。游客可以来到高山茶园,品尝地道的茶叶,感受茶园的宁静与美丽。
8. 梨花节
荔波县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梨花节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在梨花盛开的季节,整个县城被美丽的梨花覆盖,景色宜人。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梨花的美丽,品尝各种梨花美食,感受春天的气息。
9. 铜鼓
铜鼓是荔波县的一种传统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乐风格。铜鼓在当地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常常被用来伴奏舞蹈和歌唱。游客可以在荔波县欣赏到真正的铜鼓表演,感受其独特魅力。
10. 荔波莽山
荔波莽山是一个集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于一体的地区,被誉为“自然博物馆”。这里有着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生长着丰富的植被和珍稀动物。来到莽山,您可以尽情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感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读者能对荔波县的丰富文化遗产和特产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体验到这个地方独特的魅力。欢迎大家到荔波县旅游,品尝当地的美食,探索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九、荔波有什么特产?
荔波特产有:荔波蜜柚、荔波水蕨菜、荔波凉席、荔波血桃、荔波臭酸等。
1、荔波蜜柚
荔波蜜柚,贵州省荔波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荔波蜜柚皮薄、囊瓣大、果肉柔嫩多汁、化渣、甜酸适口,果汁含糖8—11克,维生素C48.93—51.98毫克。
2、荔波水蕨菜
水蕨菜为蕨类水蕨科植物水蕨的嫩叶。沸水焯后,清水浸泡,多用于热菜。1年生水生草本,高30-80厘米,绿色。
3、荔波凉席
荔波凉席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荔波县的洞塘、九安、永康、尧所等乡盛产的柔韧、纤维细、竹节长、疙瘩少的绵竹,是编织凉席的优质原料。
4、荔波血桃
血桃外表是暗红色毛毛糙糙的没什么看头,可是一口咬开里头的瓤是血丝般的红,就像身体上的红色血管,一根根,连汁水都是血红色。
5、荔波臭酸
臭酸,又名雅酸,也有人叫凑酸,是由多种菜凑在一起炖煮而成。是贵州省黔南州最具特色的菜肴,它与盐酸,虾酸一起并列“三酸”。臭酸是黔南州布依族百姓的一种酸菜。
十、荔波臭酸哪家正宗?
欧四三酸店最正宗。
臭酸,又叫雅酸、“凑酸”,由多种菜炖煮而成,与盐酸、虾酸并列“三酸”,是黔南布依族的一种酸菜。
而荔波的臭酸,制“酵母”用的是腥。将剩下的荤腥鱼肉煮熟冷却后盛入坛内密封大约一个多月后即成。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算什么,黔南的臭酸才是十足的‘重口味’。”提起臭酸,不少人这样评价它。
![](/static/images/up.png)
![](/static/images/down.png)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