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气温?

143 2025-02-19 13:24

一、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气温?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全年平均温度是 -3℃ ~ 6℃。

白天平均6℃,6℃

夜间平均 -3℃ ,-3℃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近期遭遇罕见严寒天气。

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在哪里?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在叶尼塞河和西伯利亚铁路的交汇点。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大城市。经纬度:北纬:56°05,‘ 东经:92°46‘。

三、满洲里对面俄罗斯城市是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吗?

满洲里对面俄罗斯城市是贝加尔斯克,

位于俄罗斯赤塔州东南部,中蒙俄三国交界地带,距满洲里市区9公里。作为铁路第86号会让站建于1904年,在中东铁路(1945年起为中长铁路)发生冲突后的1929年改为“反击”车站,1952年形成乡村,1954年具有小城镇规模,应中国政府的要求于1958年改为更中性的名字“后贝加尔斯克”。主要是铁路职工和商业、涉外从业人员及家属。有铁路与中国的滨洲铁路相通。

基本信息

四、克拉斯诺雅茨克水库海拔?

  在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西南部的季夫诺戈尔斯克至阿巴坎间的叶尼塞河段,长388公里。1955年因建水电站形成,067-1970年蓄水。坝高124米,长1,175米,面积2,000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左右

五、成都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飞机?

成都到俄罗斯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没有直飞航班,只能在俄罗斯转机。

六、克拉马托尔斯克位置?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Krasnoyarsk)位于中西伯利亚,在叶尼塞河和西伯利亚铁路的交汇点。 这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州在俄罗斯的位置: 这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在该州的位置: 面积470平方公里,人口101.4万(2013),距莫斯科3955公里。

七、俄罗斯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在什么位置?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

在叶尼塞河和西伯利亚铁路的交汇点。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大城市。经纬度:北纬:56°05,‘ 东经:92°46‘。

八、哈尔滨直飞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航班何时通航?

5月26日开通,俄罗斯乌拉尔航空公司将开通哈尔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际航线。该航线由俄罗斯乌拉尔航空公司空中客车A320机型执行,每周四、六飞行2班,航班号为U6735/6,具体时间为,周四01:00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起飞,04:35到达哈尔滨;06:10从哈尔滨起飞,10:10到达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周六14:25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起飞,18:00到达哈尔滨;19:05从哈尔滨起飞,23:00到达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以上时间均为当地时间)。

九、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冬季多雪的主要原因?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地处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交界处,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最大的工业重镇和教育文化中心。市区内河道蜿蜒曲折,河面开阔,每年冬季,市内入夜多降雪,次日黎明转晴,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景观。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冬季多雪的主要原因:

冬季,受上游水库放水的影响,河水温度较高,水汽上升,遇冷空气发生凝结,形成降雪。

十、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历史,文化,名人介绍,城市简介?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简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位于俄东西伯利亚地区,处于亚欧大陆中心地带,南到南西伯利亚山区,北接北冰洋,南北绵延约3000公里,东西最宽处为1250公里,面积233.97万平方公里,占俄联邦面积的13.7%,仅次于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在俄各联邦主体中居第二位。该区东部与雅库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接界,南与图瓦共和国和哈卡斯共和国相连,西部与秋明州和托木斯克州接壤,西南部与克麦罗沃州为邻,北部则与喀拉海和拉普捷夫海相接。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

首府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面积470平方公里,人口101.4万(2013),距莫斯科3955公里。

截至2007年1月1日,全区人口290.95万,其中城市人口217.57万,农村人口73.38万。全区有23个城市,39个城镇,1701个村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人。俄罗斯最新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广大地区的23个村庄,所有村民都是男性。这些村庄所处的地方几乎是世界上最偏远的人类聚集地,有的村子甚至只有一位居民,另有几个村庄人口也不过四五人。那里的温度冬季多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而夏季又非常热。俄罗斯一名政府发言人称:“这里居住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这里并非适合每个人生存。”让人奇怪的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地区是俄罗斯第二大区,这里的女性总人口超过男性19.3万人。多数只有男人的村子都位于伊梅亚诺夫斯基

(Emelyanovsky)地区,这里的面积超过7400平方公里,这些地区为何只有男性定居还不清楚。俄罗斯性别不平衡现象也很严重,男女比例为86:100。

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剧烈,冬季漫长,夏季短促。1月份平均温度-北部达零下36℃,南部达零下18℃;7月份的平均温度-北部为10℃,南部为20℃。年平均降水量316毫米。

叶尼塞河纵贯西部边境。自北往南依次为北极荒漠、苔原、森林苔原及森林带。

1934年设边疆区。工业以采矿、有色冶金及电力为主,次为机械制造、森林工业及化工。有全俄最大的水电站和诺里尔斯克矿冶公司。农业以产小麦、黑麦、荞麦和大麦为主,集中于南部。畜牧业主要饲养牛、羊、猪。交通以铁路和水运为主。除首府外,主要城市还有诺里尔斯克、阿巴坎、阿钦斯克、米努辛斯克等。

历史

1628年7月,以Andrey Dubenskoy将军为首的拓荒者到达了叶尼塞河和Kacha河的交汇处,并就地修建防御工事,作为俄军的前哨堡垒,以准备下一步发起对叶尼塞土著的军事行动。 它和东边不远的坎斯克城一道,代表着17世纪俄国对叶尼塞河源头探索的最南端。在一封给沙皇的信中,驻守当地的哥萨克人写到:

“……在这座全是木头房子的小镇,我们艰难地建立起了防线。作为您的仆人,我们按您的意思设置了一套工作制度,保证探索新领地的同时加强据点的防御……”

根据叶尼塞语,这座堡垒当时被命名为"Krasny Yar"。后来该堡垒升为城镇级别后更名为现名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1741年,连接边陲地区与俄国欧洲部分的西伯利亚驿道建成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日后这一地区的发现的金矿和1895年通车的西伯利亚铁路进一步促进了该城市的发展。

1749年,一颗重达700千克的石铁陨石坠落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以南145英里处。德国博物学家彼得·西蒙·帕拉斯在1772年使其出土。这颗陨石在科学史上意义非凡,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并研究橄榄陨石。

19世纪时,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是西伯利亚哥萨克运动的中心。

1822年1月26日,该地升级为城镇。

1823年成为俄国在叶尼塞流域的行政中心——叶尼塞县首府。

19世纪末之前,这里已经有了一些制造业和火车装配之类的重工业。

俄罗斯帝国时代,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也是政治犯的流放地之一。举例来说,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八位主要领导人即被流放至此地。

1896年西伯利亚大铁路修通,工商发展,人口剧增。

十月革命之后,在苏联的工业化进程中,不计其数的重工业,如造纸厂、造船厂、大型河港、水电站(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水电站装机容量为世界第五,俄国第二)等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建立起来。

1934年,俄罗斯第二大行政单体----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成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成为其行政中心。

在斯大林大清洗时期,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是古拉格(苏联劳改总局)的一个主要中心。这个时期作用最突出的劳改营是“克拉斯拉格”劳改营(1938~1960),该营由于关押犯人过多,在周边城镇也设置了两个分营。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内部,“叶尼塞拉格”劳改营在二战的战火中仍发挥重要作用。

二战期间,许多工厂为避战火,从乌克兰和俄罗斯西部迁到此地,大大促进了当地工业发展。战后,许多为这些工业提供原料的大工厂也被建立起来:炼铝厂、冶金厂、次要金属加工厂等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苏联开始在该城旁边修建一个相位阵列雷达站。北约指责此举违反了1972年美苏签订的《反弹道导弹条约》,从1983年开始,美国持续要求苏联撤销该雷达站,一直到苏联政府在1989年承认该设施违反条约,当局才开始缓慢撤出设备,直到1992年对外宣布拆除完成。冷战时期,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也是克城东北空军的一个基地,但这个基地在苏联解体后变成了一个住宅区。

苏联解体之后,当地很多大工厂开始私营化。相当一部分企业宣布破产,而继续营业的厂家被个别富商或黑社会头目控制。工人失业率猛增,在业者也时常罢工抗议。

九十年代后期,该地最大的一桩经济丑闻爆发,商人安纳托利·拜科夫由于涉嫌谋杀经济伙伴韦洛尔·斯图路加诺夫,当地政府剥夺了他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铝厂的所有权。但不久后这个事件被曝光是竞争对手对拜科夫蓄谋已久的陷害。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当地的工厂所有权争议一直持续到今天,究其原因,是因为几乎所有原国有大厂都被垄断集团或金融寡头所控制。

自从1996年市长皮马什科夫执政以来,市容市貌开始逐渐改善:旧的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被保护下来,呆板的沥青人行道被改作具有当地特色的铺路小石,曾经被涸泽而渔式开发、多如繁星的温泉疗养院被保护起来或停业整顿。如今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中,已几乎看不到苏联时代的破落与单调。

文化

节日

当地有一些特色节日,最受注目的是六月的“城市日”通常有嘉年华会。其他节日及文化活动有曼纳河节 (Манский фестиваль,在每年六月最后一个周末举行,活动有传统的歌谣比赛)、国际博物馆双年展 (传统上市立文化历史中心举行)、为纪念国际博物馆日举行的、具先锋派性质的“博物馆之夜”、河上爵士乐节、攀石节和摩托车接力赛。

建筑

城里有许多历史性建筑,他们中的最老者是求悯大教堂 ( Покровскийсобор ,1785到1795,在1977到1978年重建)。 当地其他重要的俄国东正教建筑是宣誓大教堂 ( Благовещенскийсобор ,1802-12),街三位一体大教堂 ( Свято-Троицкийсобор ,1802-12),约翰浸礼会( ЦерковьИоаннаПредтечи ,1899,以前的主教住宅),和新迈克尔大天使教堂 ( ЦерковьАрхистратигаМихаила ,1998到2003)。

在Karaulnaya小山,古老的街 Paraskeba 礼拜堂( ЧасовняПараскевыПятницы ,1804,在1854到1855年再造)仍然矗立其上,许久以前这里曾经是当地原始宗教的神庙。 出现10卢布纸币上的克城大礼拜堂是城市最具标志性的建筑。苏联时代,该礼拜堂被废弃并损坏,直到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启动,才回到叶尼塞当地教会的名下并修缮一新。

250px 停工前的24层塔1980年代

此城另一个民间象征是位于Strelka的从苏联时代一直未完工的24层塔。 戈氏“改革”前不久该塔开始建造,然后由于管理混乱工程被迫中止。 塔的轮廓可以在多个方向被很清楚地看见。

西伯利亚铁路在该城附近的一座铁路桥上横跨叶尼塞河。这座铁路桥是由大建筑师Lavr Proskuryakov设计,1893~1896年间建造的一座获奖建筑,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桥。2003年,该桥被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描述是:“俄式风格抛物线拱形石桥的典型早期代表,大量现代工程设备与创新理论的试验场,见证了人类工程学的进步”

其他引人注目的大楼包括商人Nikolay Gadalov的豪宅,罗马-天主教洗礼礼拜堂 ( Преображенскийсобор ,1911年建成,也称为Krasnoyarsk Organ Hall), 以及外观设计类似古埃及神庙的Krasnoyarsk Krai博物馆, 和以“驴耳朵”之名著名的当地市政大厅(因为有双尖塔而著名)。

市区中有许多在战后不久建造的2层木头房子,这些大多是当时新分配到该市的工人的临时住所。此外还有许多被城市包围的旧俄时代村落,仍保持着古典俄式风格:带后院的木门房屋。它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都很残破但仍有人居住。

名人

画家苏里科夫、Andrey Pozdeev、Valeriy Kudrinskiy、Toivo Rännel;

雕塑家Boris Musat和Yuriy Zlotya;

作家Viktor Astafiev、Roman Solntsev、Nikolay Gayduk;

歌剧歌唱家Pyotr Slovtsov、季米特里·霍洛斯托夫斯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南昌安义县有哪些大超市?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