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古交的家肉饼怎么做?
主料:猪肉300g、鸡蛋1个
辅料:香菇100g、胡萝卜200g、食盐一勺、食油50g、玉米淀粉100g、生姜一个、白糖一勺、生抽一勺、黄酒一勺、香葱两根、椒盐50g
做法:1、五花肉剁成肉末
2、五花肉剁成肉末
3、把步骤2的所有食材加入肉盆里,然后打入蛋清、生抽、白糖、鸡精、盐、黄酒、玉米淀粉
4、搅拌均匀后,顺一个方向搅拌至有胶性
5、用手沾清水,然后把肉馅搓圆,做成乒乓球般大的丸子
6、再压扁,放入锅内煎
7、煎到肉饼熟透后,在表面洒上一些椒盐即可
二、太原古交市十大特产?
古交市十大特产有:荞麦灌肠、羊肉羊杂碎汤、过油肉、肉丝豆角焖面、小米、油炸油面儿、沙棘酒、炒不烂子、莜面鱼鱼、油糕。
太原古交市是一个县级市,地方随小,是个各方面很好的地方。
三、古交淮家卖房上用的梁,柱?
在古交淮家就可以买到
柱子是建筑的垂直受力构件,用于支撑梁架。屋顶梁架上的重量全部分散地传递到所有落地的柱子上,再由柱子传递到柱顶石上,最后传递到基础上;还有一类不落地的短柱,安装在梁与梁之间,也是传递力的构件。这些柱子的名称是以柱子的位置确定的。
四、从太原怎么去古交邢家社?
要去的话走西山这边的杜儿坪矿是最近的,可以通过盘山公路直达刑家社 还有就是走西铭矿这边,到了古交再到刑家社,有点绕远, 推荐第一条路
五、古交的别称?
古交别称金牛城,因原为隋代交城县故治,因名故交,后演变为古交。
六、古交的来历?
古交市虽然建市很晚,但历史却非常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活的痕迹。古交最早的名字不是古交,而是交城,因地处汾河和孔河的交汇处所以得名。现在的古交并没有孔河,那么这个孔河在哪里呢?据光绪年间的《阳曲县志》记载,孔河就是现在的大川河。
古交是一座煤炭之城
至于何时得名,现在已经不知道了,只有一个大概时间即春秋和西汉时期。因为西汉已经有了"交村"这个名字。
西汉时期交村这里是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这里由于是两条河的交汇处,水草肥美,这在干旱缺水的山西,是非常难得了。汉文帝专门在这里设置了养马的官苑,专门饲养军马。后来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时还专程来古交这里买过军马。
东汉时期,由于北方匈奴的威胁已经没有了,政府便在这里垦荒屯田,古交这里由养马之地变为东汉一个重要的粮仓。和养马一样,同样是官府行为,主要是用于军事目的,可见古交是一个战略要地,因此后来县志上才说,古交是太原乃至京师的屏障。
古交最早设县是在隋朝时期,那是公元596年也就是隋开皇十六年,隋文帝将晋阳西边以及文水东北边的一大块地方分割出来,设立了一个县,取名交城县。这个交城并不是今天古交南面的交城,而是现在的古交。交城县的治所在今古交市区金牛大街寨湾滩一带。
武则天登基后不久,交城这里发大水,县城被淹,当时担任长史官的王及善将县城迁移到南边的却坡村,也就是现在的交城县城所在地。交城迁移后,原地就不能叫交城了,而改名为"故交",意思是以前的交城。
古交曾经以水资源丰富著称
当时"故交"只是归属交城县的一个小村镇,后来"故交"渐渐演化为了"古交"。这以后一直到民国年间,这1200多年的历史,古交境内居然没有一个县级建制。
民国时期,古交是一个镇的建制,1946年阎锡山曾经一度设立古交行政管理区,相当于一个县的建制,不久之后便被根据地军民打垮了。
古交这个地方属于吕梁山脉腹地,境内层峦叠嶂,地下储存着丰富的煤炭资源。1958年,一千多名太原西山矿务局的煤矿工人,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的古交镇,开发这里的煤矿资源。由于资金和技术因素,开采没有成功。
1978年,改革开放后,开采古交煤矿又提上议事日程。这次从四面八方涌来上万名开采人员,他扎根于荒凉的古交山区,风餐露宿、挖冰卧雪,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开采出了优质煤炭。当时这个区域就叫古交工矿区,归太原管辖。
1988年,对于古交人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古交工矿区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古交市。至此古交作为一个独立的县级市一直延续至今。
七、古交海菜的做法?
材料
鲜海菜300g,高汤250毫升,盐1/4茶匙,鸡粉1/4茶匙,太白粉水2茶匙,香油1茶匙
做法
1.把鲜海菜用清水泡洗过后,沥干。
2.取锅,加入高汤煮至滚沸后,加入作法1的鲜海菜及吻仔鱼、盐、鸡粉,以小火煮滚后,再用太白粉水勾薄芡后关火,最后洒上香油即可。
做法简单,味道鲜美的海鲜鱼羹汤就做好了。呵呵 鸡肉营养丰富,和海木耳一起做汤,不仅味道鲜美,并且易于人体吸收!
八、古交美景的句子?
古交美景不胜收。
万物复苏初春季
九、古交的习俗作文?
又到了飘满棕子香味的端午节了,让我想起了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习俗。
我五岁那年,在湖南老家过了一个端午节。那天上午,爸爸领着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还没有到江边,远远地就听到了锣鼓喧天,非常热闹。走近一看,江边插着许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条龙舟在江里一字排开,划船手摩拳擦掌在准备着。正式比赛开始了,只听一声炮响,五条龙舟像五支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驶去,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加油声、锣鼓声、欢呼声……异常热闹。
这时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但是人们一点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里。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有一条龙舟划到了终点,笑声、欢呼声更响亮了。
我看见岸上看热闹的人往江里扔粽子和鸡蛋,我非常奇怪地问:“爸爸,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进水里呢?”爸爸说:“赛龙舟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以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纪念他。借划龙舟赶走江中之鱼,同时丢粽子等食物喂给鱼吃,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我们家乡的爱国诗人屈原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十、侗家特产?
一、侗家腌鱼
俗话说:一家吃腌鱼,香遍一条街。侗家腌鱼保存时间长,常年均备,多用于招待远亲近邻。腌鱼红白黄分明,色泽鲜艳,酸、香、辣味融为一体,具有鲜嫩爽口、辛辣醇香的特点。
二、侗家油茶
油茶可以说是侗族的第二主食。有些侗寨,人们不仅早餐吃油茶,每顿饭前都要吃油茶,油茶也是招待客人的传统美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