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周边有什么景点?

272 2025-01-26 04:23

一、颐和园周边有什么景点?

北京颐和园附近有这些景点可以游玩:

1.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

2. 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郊,香山公园有香山寺、洪光寺等著名旅游景点。

3.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贾府为元春省亲而修建的别墅,元春题其园之总名曰“大观园”,大观园的园林设计对后世的园林建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4年,于北京西城区南菜园护城河畔建造大观园作为87版电视剧拍摄基地,摄制完成后,景区对外开放。

4. 北京植物园:位于京西香山脚下,距市中心23公里。北京植物园是一个集科普、科研、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5. 百望山森林公园:颐和园北宫门出来,乘坐330、384、584路都可以直达。

6. 颐和园周边还有清华、北大,如果感兴趣,可以到大学校园里溜达一圈。

扩展资料: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6:30——18:00

园中园开放时间:8:30——17:00

静园时间为:20:00

参考资料:

二、颐和园的景点颐和园的景点有哪些?

颐和园是以杭州西湖为样本,汲取了江南水乡园林设计风格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因此颐和园里景点很多,可以称得上是一步一景,但是主要值得观看的有八大景点:

1、佛香阁:佛香阁也是古典建筑中的精品,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慈禧就曾在此拜佛烧香。建筑坐落于万寿山之上,可以从上至下俯瞰十七孔桥,而南面又正对着昆明湖。

2、仁寿殿:"仁寿"二字来源于孔子《论语》中所说的"知者乐,仁者寿”,意思是施行仁政的人可以长寿。仁寿殿具体位置在仁寿门的西侧,它是皇帝处理政务和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慈禧和光绪旧曾在这里处理朝政,也是中国历史上维新变法的发源地之一。

3、乐寿堂:乐寿堂里种有两棵玉兰树,据说是乾隆皇帝在修清漪园时种植的,到现在差不多已经两百多年。之后,因为慈禧太后小名叫“兰儿”,最喜欢玉兰树,所以就将于颐和园处的居所安排在乐寿堂。除了有这两棵尽显皇家气象的玉兰树,庭院里的西府海棠等花卉也十分的漂亮。

4、排云殿:是乾隆皇帝为其母的60大寿而建,是颐和园中最为壮观宏伟的建筑之一,非常值得游玩。

5、听鹂馆:这里是供慈禧太后欣赏音乐的地方,牌匾是由慈禧太后亲笔书写。

6、清宴舫:清宴舫也叫做石舫,这座建筑的灵感来源于诗句“野渡无人舟自横”。整个船体都是用巨石雕成的,船顶有砖雕设计,石舫第二层是白色的木质结构,然后刷有油漆装成大理石的纹路,石舫舱楼最早是中式建筑,后来因为遭到了毁坏才改为修建成西式舱楼,这也是唯一一座颐和园中的西式风格的建筑。

7、十七孔桥:十七孔桥的长度为150米,桥上有着544只不同样态的石狮子,在我国现存皇家园林中是最长的桥。每年的冬至前后,十七孔桥都会有金光穿洞的绝美风景,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

8、谐趣园: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仿照惠山的寄畅园而建造,乾隆时期原名就叫惠山园,嘉庆时重修才改名为“谐趣园”。夏季的谐趣园是赏荷圣地,秋天时红叶灿烂,而到了冬天,一池残荷下由红锦鲤畅游,有独特的意境

三、颐和园有哪些景点?

颐和园有名景点:

1、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建筑在万寿山上,南面正对昆明湖,俯瞰十七孔桥。

2、仁寿殿。位于仁寿门西侧,是皇帝处理政务和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变法维新运动的策划地之一。

3、乐寿堂。据说是乾隆皇帝在修清漪园时种植的,距今已有200多年。慈禧太后小名叫“兰儿”,最喜欢玉兰,因为这两棵玉兰树,就将自己在颐和园的住所定在了乐寿堂。

4、排云殿。排云殿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排云殿很宏伟壮观,还是非常值得游玩的。

5、听骊馆。是给慈溪太后听音乐的地方,牌匾是慈溪太后的亲笔手书。

6、清宴舫。石舫,又名清宴舫。建筑灵感来源于诗句“野渡无人舟自横”。

7、十七孔桥。在湖边走走,十七孔桥就像一条玉带横卧水面。建筑带来的愉悦和节奏感,在园林里体现得尽致淋漓。

8、谐趣园。位于颐和园东北角,仿无锡惠山寄畅园建造,乾隆时期原名惠山园,嘉庆时重修改名“谐趣园”。

四、颐和园有哪些有名景点?

1、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建筑在万寿山上,南面正对昆明湖,俯瞰十七孔桥。

2、仁寿殿。位于仁寿门西侧,是皇帝处理政务和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变法维新运动的策划地之一。

3、乐寿堂。据说是乾隆皇帝在修清漪园时种植的,距今已有200多年。慈禧太后小名叫“兰儿”,最喜欢玉兰,因为这两棵玉兰树,就将自己在颐和园的住所定在了乐寿堂。

4、排云殿。排云殿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排云殿很宏伟壮观,还是非常值得游玩的。

5、听骊馆。是给慈溪太后听音乐的地方,牌匾是慈溪太后的亲笔手书。

6、清宴舫。石舫,又名清宴舫。建筑灵感来源于诗句“野渡无人舟自横”。

7、十七孔桥。在湖边走走,十七孔桥就像一条玉带横卧水面。建筑带来的愉悦和节奏感,在园林里体现得尽致淋漓。

8、谐趣园。位于颐和园东北角,仿无锡惠山寄畅园建造,乾隆时期原名惠山园,嘉庆时重修改名“谐趣园”。

五、颐和园里有哪些景点?

【主要景区】

1、东宫门区: 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2、万寿山前景区: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万寿山原名金山、瓮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宝云阁。登临山顶,可俯看昆明湖景色。

3、后山后湖景区: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4、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5、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6、长廊: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7、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8、乐寿堂 :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

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室内紫檀大衣柜为乾隆时遗物。

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现在邀月门前一株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

9、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10、石舫: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取名清晏舫,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

六、颐和园有哪些著名景点?

1、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建筑在万寿山上,南面正对昆明湖,俯瞰十七孔桥。

2、仁寿殿。位于仁寿门西侧,是皇帝处理政务和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变法维新运动的策划地之一。

3、乐寿堂。据说是乾隆皇帝在修清漪园时种植的,距今已有200多年。慈禧太后小名叫“兰儿”,最喜欢玉兰,因为这两棵玉兰树,就将自己在颐和园的住所定在了乐寿堂。

4、排云殿。排云殿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排云殿很宏伟壮观,还是非常值得游玩的。

5、听骊馆。是给慈溪太后听音乐的地方,牌匾是慈溪太后的亲笔手书。

6、清宴舫。石舫,又名清宴舫。建筑灵感来源于诗句“野渡无人舟自横”。

7、十七孔桥。在湖边走走,十七孔桥就像一条玉带横卧水面。建筑带来的愉悦和节奏感,在园林里体现得尽致淋漓。

8、谐趣园。位于颐和园东北角,仿无锡惠山寄畅园建造,乾隆时期原名惠山园,嘉庆时重修改名“谐趣园”。

七、颐和园有哪些景点值得去玩?

颐和园是一座中国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拥有丰富的建筑和文化遗产。以下是一些值得游玩的景点:

1. 长廊:颐和园内的一条长廊,全长728米,上有14000多块彩绘,其中以“九龙壁”为。

2. 万寿山:颐和园内的一座山,上有万寿宝殿和佛香阁,是园内的主体建筑之一。

3. 琉璃琦园:颐和园内的一座小型园林,园内有慈禧亭等景点。

4. 苏州街:颐和园内的一条仿苏州古街,建筑风格独特,可以品尝到地道的苏州小吃和购买到精美的手工艺品。

5. 西堤:颐和园内的一条人工湖,全长3000米,上有许多亭子和楼阁,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6. 海晏堂:颐和园内的一座古建筑,堂内供奉着“文昭关帝像”,是清代文人雅士们的聚会之地。

7. 玉澜堂:颐和园内的一座古建筑,堂内供奉着“玉皇上帝像”,是清代祭祀之地。

8. 静宜山房:颐和园内的一座古建筑,房内有静宜山和小亭子,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9. 仁寿殿:颐和园内的一座古建筑,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

10. 德和园大戏楼:颐和园内的德和园大戏楼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戏楼,可以欣赏到传统戏曲表演。

以上只是颐和园的一部分景点,还有很多其他的景点值得一游,如排云殿、佛香阁、画廊等。建议游客提前规划行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时间安排进行选择。

八、颐和园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建筑在万寿山上,南面正对昆明湖,俯瞰十七孔桥。

2、仁寿殿。位于仁寿门西侧,是皇帝处理政务和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变法维新运动的策划地之一。

3、乐寿堂。据说是乾隆皇帝在修清漪园时种植的,距今已有200多年。慈禧太后小名叫“兰儿”,最喜欢玉兰,因为这两棵玉兰树,就将自己在颐和园的住所定在了乐寿堂。

4、排云殿。排云殿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排云殿很宏伟壮观,还是非常值得游玩的。

5、听骊馆。是给慈溪太后听音乐的地方,牌匾是慈溪太后的亲笔手书。

6、清宴舫。石舫,又名清宴舫。建筑灵感来源于诗句“野渡无人舟自横”。

7、十七孔桥。在湖边走走,十七孔桥就像一条玉带横卧水面。建筑带来的愉悦和节奏感,在园林里体现得尽致淋漓。

8、谐趣园。位于颐和园东北角,仿无锡惠山寄畅园建造,乾隆时期原名惠山园,嘉庆时重修改名“谐趣园”。

九、颐和园著名景点有哪些?

昆明湖

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乾隆帝在此兴建清漪园,将湖开拓成现在的规模,后慈禧太后以昆明湖为中心改建成现在的颐和园。应该说颐和园的秀多半拜昆明湖所赐,整个湖特别大,游颐和园沿昆明湖走一圈都很吃力。最佳游览方式是选个好天气,约上三五好友乘坐游船泛舟湖上,这样最省时省力。园内的游船码头在文昌阁、排云殿、铜牛、石舫、南湖岛等都有,手划船(八方亭乘坐)4人座每小时40元;电瓶船(文昌阁、排云殿乘坐)6人座每小时100元;脚踏船(文昌阁、玉澜堂乘坐)4人座每小时40元。个人觉得脚踏船更有意思,节假日游船排队高峰时段一般为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建议选择工作日或避开周末排队高峰时段。

谐趣园

谐趣园在颐和园的东北角,万寿山东侧,由于位置比较偏,许多不熟悉颐和园的比较少到这里。谐趣园是仿无锡的寄畅园而建,原名惠山园,到了嘉庆的时候给改成了谐趣园。谐趣园小巧玲珑,偏偶一角,非常幽静,可以小憩,可以观荷,可以赏鱼,很有情调。这里最有特色的还是几座小桥,有南方小桥流水人家的那种感觉,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知鱼桥。

万寿山

万寿山地处颐和园中心部位,从昆明湖北岸中间码头开始,经过云辉玉宇排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9个层次,从水面到山顶构成一条层层垂直上升的中轴线,是颐和园这座皇宫御苑皇家气派的充分展现,非常值得一去。颐和园出入口较多,一般初去的游客觉得乘坐地铁4号线在北宫门站下最方便,其实此门进入的话要从四大部洲上山下山,比较耗体力。个人推荐提前一站在西苑下车,经由同庆街到东宫门,此为颐和园最漂亮的正门,从东宫门进入依次经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这到万寿山上了,在此可眺望整个颐和园,再经石舫、耕织图景区从如意门出,行程约4小时。

苏州街

如果从颐和园北宫门入园,第一站就是苏州街。坐地铁4号线的话一般会从此进入,4号线专门有北宫门站,出站后步行就能到北宫门。进入北宫门后必经三孔石桥,石桥两侧的水面店铺林立,古色古香,这就是苏州街。以前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的一条水街,现在沿岸尽是卖旅游商品的,桥的两侧有出入口,苏州街要单卖门票10元,平时去不用单独前往,就在桥上看看沿街建筑就行。这里最热闹的时候是每年春节期间的苏州街皇家宫市,沿途可以欣赏很多民间曲艺和民俗表演,而且苏州街揽涛楼上还有京剧、古筝、琵琶等表演。

听鹂馆

听鹂馆是颐和园比较冷门的景点,坐落于万寿山南麓,隔长廊望见昆明湖,背靠万寿山上著名的“画中游”。听鹂馆牌匾系慈禧太后亲笔手书。听鹂馆原是乾隆帝为其母看戏所建,内 两层的戏台,光绪时改建,在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前,慈禧经常在这里看戏。而现在听鹂馆已改建为专营宫廷菜式的饭庄,位置不难找,就在昆明湖北岸湖滨长廊西段清遥亭对面,比较高大上,还接待了很多元首,而现在也逐渐在接地气了,有宫廷小酌的固定套餐,最便宜是158元1人,分量少得可怜,纯粹就是去感受下环境,就餐很不划算。除了此处,颐和园还有知春亭那卖简单中式快餐,旺季人特别多,建议自带干粮和水,或者在园外就餐。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在北京颐和园内,昆明湖南湖湖岸。不另行收费,持有颐和园公园门票即可。从新建宫门进即可见十七孔桥和昆明湖,从东门进需向西沿昆明湖南岸走,从西门进需向东沿昆明湖南岸走,从北宫门进要经苏州街、四大部洲、登上后山可俯视昆明湖和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是连接昆明湖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始建于乾隆年间,为园内最大石桥。桥由17个孔券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十七孔桥上所有匾联均为清乾隆皇帝所撰写。桥两边白石栏杆共有128根望柱,桥头各有两只大水兽。桥两头有四只石刻异兽,形象威猛。

十、长沙周边有哪些景点?

周边有7个景点

1: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在长沙市区之西,位于“碧嶂屏开,秀如琢珠”的岳麓山脚。岳麓书院为是我国四大书院之首。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

2:橘子洲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里所说的橘子洲就在长沙市区的湘江中心的一个冲击沙洲。自古就是长沙城的名胜之一。春天有江鸥在这里翱翔,夏、秋两季林木葱茏,冬天这里有著名的“江天暮雪”的景致。站在橘子洲头,体会着当年的壮志豪情、风华正茂,不由得感叹,昔人论诗,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3:岳阳楼

岳阳楼与黄鹤楼、滕王阁齐名,并称为的“三大名楼”。岳阳楼的楼顶形式非常独特,采用了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全楼没有用一根铁钉和一道横梁,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登楼俯瞰洞庭湖,水面烟波浩淼,苍苍茫茫,水天一色,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

4:靖港古镇

靖港镇位于长沙市望城县,自古得水运优势,坐落于湘江西岸,曾为三湘物资集散的繁荣商埠,美名“小汉口”。靖港以其天然良港之优势,成为船只进出长沙的北大门和避风港,这里临河所建房屋均为吊脚楼,独具江南水乡特色,蔚为壮观。

5:洋湖湿地公园

洋湖湿地景区位于长沙西南部、洋湖国际生态新城内。北依岳麓山、东临湘江,地处连接长株潭的潇湘大道西侧,秋天的洋湖仍可以望见满眼的碧色,绵延至湘江水面。走在砖石铺垫的小道或者是蜿蜒的泥泞小径,还有散落丘陵的小白花,夹杂其中的狗尾巴草,不规整之中又透露出生机盎然。

6:天心阁

天心阁是古城长沙的标志,位于长沙市的天心公园内,是一座古香古色立于古城墙上的楼阁,天心阁古时就驰名三湘大地,亦是古城的一个标志。天心阁由主副三阁以及长廊组成,具有明清两朝城楼风格,高阁用游廊连接,形似山峦起伏,错落有致,气势宏伟。

7:太平街

太平街是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不仅保留了贾谊故居、长怀井等文物古迹和近代历史遗迹。还有青瓦白墙的老民居。闲逛老街,还能吃到地道的长沙臭豆腐、糖油粑粑等当地的小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颐和园门票预订app?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