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炎帝陵景区在哪里,炎帝陵在哪个省,炎帝陵属于哪个市?
炎帝的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炎帝的活动范围很广,北边的黄河流域,南边的长江流域,都有其踪迹。这样广泛的活动足迹,也决定了炎帝陵的南北纷争。炎帝陵有四处,黄河流域的有三处:第一处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差门乡(神农乡)(简称宝鸡炎帝陵);第二处位于山西省高平市故关村(简称高平炎帝陵);第三处是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的朱襄陵(简称朱襄陵)。长江流域有一处,即湖南省炎陵县(简称炎陵炎帝陵)。
1.湖南省炎陵县炎帝陵
炎帝陵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城西19公里的鹿原陂,陵区面积5平方公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史载汉代以前有帝陵,唐代奉祀以昌,宋乾德五年(967年),“立庙陵前,肖像而祀”,同时诏禁樵采,置守陵户。北宋以降,历代不辍祭祀,不失修葺。有历史记载的修葺有:宋代一次,明代三次,清代九次,民国四次。1954年进行一次修复。1986年8月开始再次整修,1988年10月陵殿修复竣工。
2.陕西省宝鸡市炎帝陵
宝鸡市区渭河南有浴圣九龙泉,泉上有唐建神龙祠。祠南蒙峪口的常羊山上,就有炎帝陵。近年来众多海内外同胞多次成批来宝鸡姜水流域寻根祭组,但已祠陵损毁失修。于是,当地在神农炎帝的出生、创业与丧葬之处重修神龙祠和炎帝陵,又在市中心建炎帝园,为炎黄子孙拜祖谒陵祭奠炎帝提供了场所。
3.山西省高平市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山西晋城高平市东北17公里处的庄里村,俗称“皇坟”。陵后的五谷庙原来建筑规模庞大,现仅存正殿五间,东西厢房十几间,为元代所建,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平炎帝陵内有目前发现最早的炎帝陵石碑,该碑刻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孟夏吉旦”,落款为“生员申道统立”。
4.河南省商丘市炎帝陵
墓地原有土丘一座,前有石碑,上刻:“朱襄氏之墓”。解放初由于保护不善,人们积肥挖土,陵墓逐步被削小;墓前寺院也在解放初被毁,其房料用作建小学。现存三间大殿原为小学校舍,其房顶所用均为寺院的建筑材料,古式跺梁上雕梁画栋,工笔精致;大砖小瓦,古色古香。小学搬迁后,这里只剩下一座高约1米的土丘、三间大殿和院内一棵皂角树。2001年,柘城县人民政府为发展旅游业,拨款30万元,将陵墓加高至10.9米,四周修上高1.5米的青石围墙,周长158米,直径50米。陵墓四周用青石砌成高50米的台阶,意为“天圆地方”。陵前有“炎帝朱襄陵”碑刻一通,香池一个,碑楼4座。2003年,该遗址被商丘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又拨款修复了山门,为寺院建上围墙,树立了保护标志,划定了保护范围。
二、炎帝陵特产?
炎陵黄桃,又称高山黄桃,以香、脆、甜而著名于世炎陵县。其外表无杂色雀斑,个大、形正、 色艳、果肉金色色,风度浓甜微酸,芳香浓,口感好。
三、株洲炎帝陵多远?
长沙到株洲炎帝陵266.7公里。
四、游炎帝陵说说?
神农遗叹 之所以选择在七月去炎帝陵,只因为它在我出生的那个省份,而九月之后,因为求学的缘故,我也会去另一个繁华而陌生的城市,于是便想在离家之前去拜祭一次这位葬在我家乡的始祖,于是出行。 炎帝神农氏的故事,其实所知不多,《山海经》这类的神话总是沉不下心来看的,大致也只知道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不过在感觉上,会觉得神农是个慈祥包容的人物,与那位“削木为兵”力克蚩尤的轩辕黄帝不同。毕竟,能为华夏子民甘尝毒草以致殒命,这样的宽厚与牺牲,始终是值得追忆和感怀的,哪怕,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 只不过,一天走下来,我却只能叹息。 说起来,可以抱怨的很多,从那个只有一堵破墙的茶陵火车站,到四处蚊蝇的街道,处处皆是贫瘠落后的迹象,不过,我叹息的,并不止为此。 我叹息,因为我在那个被称为炎帝陵的地方,找不到神农的遗迹。 景区是重新装修的,祭祀大殿依山傍水,雕梁画栋,从殿上下望,田野开阔,山陵起伏,流水潺潺,绿草茵茵,就连我也不得不惊叹设计者的才思智慧,但是,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片草地,都看得出人工的痕迹,不客气地说,其质地和省城中心绿化广场的绿化带似乎没什么区别。就连陵墓的坟头,也铺上了进口的翠绿草皮,而陵墓四周,也都是湖南省委重修古陵的功勋碑。 我无言,在这个相传是炎帝病逝的地方,我不愿说出让始祖伤心的话,而在我的心中,也依然敬重这位曾经为我们这些后代献出生命的始祖,只是我明白,这里并不是我想看到的地方。 千年沧桑,战乱纷争,后人若是荒凉了始祖的陵墓,我想,以神农的博大包容,也应会原谅。当我们想起的时候,手捧黄土,来到坟上祭祀,追怀始祖曾经的功绩,其实也就足够。何况,我们这些后人之间,也有贫穷,也有无奈,我们的孩子,也有因为付不起高额医药费而不治夭折,那些重修陵墓的款项,若是能用到消灭贫穷和饥荒,也许,千百年前为我们的幸福安宁而献出生命的始祖会更加欣慰。 回想黄帝陵,那片古韵苍苍的翠柏青松中我曾看到千年沧桑,而炎帝陵,在这一片园林修植的新绿之间,我又能感受到什么?
五、炎帝陵的传说
民间传说,远古时期,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到南方巡视,为民治病,误尝断肠草身亡。炎帝逝世后,治丧者决定将其安葬到此地以南100余里的河边,即今资兴市资水河边温泉附近,因为那里是羿射九日落下一个太阳的地方,地下冒出来的水都是热的,而炎帝属火,应葬于此。于是便用木排载着炎帝的灵柩,由36个力士拉绗,逆江而上,不料木排到白鹿原(今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时,突然山崩石裂,波浪滔天,木排倾覆,炎帝灵柩镡时沉入岸边石缝,后人便在此立碑代墓。
据史料记载,炎帝神农氏是上古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产生于新石器时期,即其上限在1万年左右,其下限距今4800年左右。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他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织麻为布,制作衣裳;日中为市,首倡交易;耕而作陶,始造明堂;削桐为琴,始作蜡祭;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以威天下。炎帝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力量源泉。炎帝晚年为民治病,采药来到湖南,日遇七十毒而不缀,最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
炎帝陵随着历代王朝兴衰更替,炎帝陵庙历尽苍桑,屡毁屡建。有历史记载的较大的修葺有:宋代一次,明代三次,清代九次,民国四次。近代大规模修葺始于1986年,1988年10月陵殿修复竣工。修复后的炎帝陵按清皇宫建筑格局布置,陵殿共分四进,一进为午门,二进为行礼亭,三进为主殿,四进为墓碑亭,亭后为墓冢。
炎帝陵西汉有陵,唐代奉祀以昌,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立庙陵前,肖像而祀”、“三岁一举,率以为常”,形成定例。北宋在位150余年中祭祀50多次,元明两代祭祀活动不断,清代更频繁隆重,极一时之盛。历代王朝祭祀碑文多达53通,其他碑碣石刻20余通。数千年来,炎帝一直活在人们心中,俎豆馨香,延绵不断。
六、炎帝陵有几个?
4个
炎帝陵共有4处,其中黄河流域有3处,第1处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差门乡(神农乡),简称宝鸡炎帝陵;第2处位于山西省高平市故关村,简称高平炎帝陵;第3处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的炎帝朱襄陵,简称朱襄陵。长江流域有1处,即湖南省炎陵县,简称炎陵炎帝陵。
七、株洲炎帝陵在哪?
株洲炎帝陵又称“天子坟”,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炎陵山山麓。
陕西宝鸡为炎帝故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如果按照“八世炎帝”的说法,第一世和第二世炎帝都生与此,葬与此,第八世炎帝葬与湖南酃县,后改名为炎陵县。如果只按照一世的说法,炎帝只存在于宝鸡。山西省高平市炎帝陵河南省商丘市炎帝陵
八、炎帝陵海拔多高?
约45米。
炎帝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东部大约6公里处的大仵乡朱堌寺村,陵墓呈圆形,粘土结构,陵高约10.9米。
柘城位于华北平原南部,属于豫东平原。最高点在惠济乡杜屯一带,海拔52.8米,最低点在洪恩乡王瓦房一带,海拔42.9米,高差10米左右。
九、郴州炎帝陵来源?
关于炎帝神农氏安葬地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撰《路史》就记述得更具体: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
据地方史《酃县志》记载此地西汉时已有陵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军兴邑人担心乱兵发掘,遂将陵墓夷为平地。
唐代,佛教传入,陵前建有佛寺,名曰“唐兴寺”,然而陵前“时有奉祀”。
十、炎帝陵的来历?
是由炎帝神农氏安葬地来命名的。
据史料记载,炎帝神农氏遍尝百草,为民治病,曾“日遇七十毒而不辍”,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即今炎陵县城西17公里处的鹿原陂。
关于炎帝神农氏安葬地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撰《路史》就记述得更具体: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据地方史《酃县志》记载此地西汉时已有陵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军兴邑人担心乱兵发掘,遂将陵墓夷为平地。炎陵县炎帝陵唐代,佛教传入,陵前建有佛寺,名曰“唐兴寺”,然而陵前“时有奉祀”。
炎帝陵自宋太祖乾德五年建庙之后,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毁屡建。
1986年6月28日,由酃县人民政府主持,陵殿修复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到1988年10月胜利竣工。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